综述
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与眼底结构和微循环的关系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5) : 507-511.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526-00324
摘要

后巩膜葡萄肿(PS)指眼球后壁局部的异常膨出,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病理性改变之一。PS常伴随着眼底微结构如巩膜、脉络膜、Bruch膜的改变。这些异常改变致使眼底微结构对眼轴扩张的抵抗力下降,或可造成相应区域组织结构的重塑,引发微血管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后极部血流循环异常,而微循环的改变又可能继发眼底微结构的变化,严重影响患眼视力。国际上对PS的发病机制仍无明确定论,且尚无良好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本文对高度近视眼PS与眼底结构及微循环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探究PS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改善高度近视眼的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本文: 李昊儒, 魏瑞华. 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与眼底结构和微循环的关系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5) : 507-511.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526-0032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taphyloma,PS)是高度近视常见的病理性改变,常被认为是病理性近视的典型症状,被定义为眼球壁局部向后膨出[1]。1977年,Curtin[2]首次根据PS发生的部位与黄斑区的位置关系,将PS分为10种类型,其中Ⅰ~Ⅴ型为单纯型,Ⅵ~Ⅹ型为复合型。Ohno-Matsui等[1]在Curtin的基础上,对PS类型进行了合并和简化,将PS分为宽基底黄斑型、窄基底黄斑型、盘周型、鼻侧型、下方型以及其他型。Numa等[3]研究发现日本高度近视人群中PS的发病率为10.9%。Zheng等[4]研究发现,40岁及以上新加坡高度近视人群中约1/3患有PS,且年龄及眼轴长度是影响PS发生的显著因素。目前对于PS的病理机制仍无明确结论,且没有任何一种假说可以完全解释所有类型PS的形成。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的发展,眼底血流循环情况变成可量化的参数,这为我们探索PS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对PS与眼底结构改变和微循环变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