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对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6) : 603-60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14-00840
摘要

老龄化常伴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及大脑功能和结构的衰退。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不仅可改善视觉功能,而且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白内障手术能增强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蓝光的有效传输,增加体内褪黑素分泌,从而调节生物节律,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褪黑素能激活其相关通路,如Reelin、Notch等,影响β淀粉样蛋白酶的聚集和沉积,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临床研究证实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能部分逆转大脑功能和结构的衰退,但其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根据眼和大脑的相互关系,针对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对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及讨论,为视觉重建促进大脑重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引用本文: 张立, 项奕, 林浩添. 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对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6) : 603-60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14-0084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可逆性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白内障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包括远视力、近视力、像差、眩光、调节能力、对比敏感度等一直都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白内障术后脑功能的恢复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白内障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视觉功能,而且能改善大脑的功能和结构,但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根据眼和大脑的相互关系,针对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对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及讨论。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