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水溶性石墨烯基伊曲康唑滴眼液的制备及其抗真菌活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7) : 641-64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428-00153
摘要
目的

制备水溶性石墨烯基伊曲康唑滴眼液并评估其抗腐皮镰刀菌活性。

方法

通过对石墨烯进行氧化改性和高分子材料的修饰策略,制备出水溶性的聚乙二醇修饰石墨烯(GO-PEG)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电位和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溶剂挥发法实现水溶性GO-PEG载体材料对伊曲康唑的负载,获得伊曲康唑滴眼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伊曲康唑滴眼液的药物负载量;采用微量稀释法和光学显微镜评估伊曲康唑滴眼液的体外抗腐皮镰刀菌效果。

结果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GO-PEG呈二维纳米薄片结构,拥有较多褶皱;表面电位分析显示GO-PEG的表面电位为-42.40 mV;拉曼光谱显示GO-PEG的ID/IG为1.003。水溶性GO-PEG载体负载最大的伊曲康唑药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相比于伊曲康唑的水溶解度(0.001 mg/ml),表观溶解度提高了10 000倍。伊曲康唑滴眼液对腐皮镰刀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约为1.88 μg/ml,载体材料GO-PEG对腐皮镰刀菌无明显抗菌活性。

结论

GO-PEG实现了对伊曲康唑的有效负载和增溶,表现出对体外腐皮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引用本文: 李景果, 韩奉奇, 赵孟阳, 等.  水溶性石墨烯基伊曲康唑滴眼液的制备及其抗真菌活性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7) : 641-64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428-0015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1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眼病。然而,其临床治疗受到眼部固有屏障和药物剂型短缺的限制,面临着可用抗真菌药物种类极少的问题。传统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在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和复发方面非常有效。临床证实伊曲康唑对多种致病真菌菌属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主要包括曲霉菌、隐球菌、腐皮镰刀菌、念珠菌、囊胚菌、青霉菌等。伊曲康唑主要抑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麦角甾醇合成,从而影响真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来发挥抗真菌作用。目前市售的伊曲康唑主要是全身应用的剂型,包括胶囊、口服液和注射液,且全身用药容易造成较严重的肝肾毒性。伊曲康唑难溶于水,其在水(pH=7.4)中的溶解度仅为1.0 μg/ml,但其对于临床常见镰刀菌属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7.290 μg/ml,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眼科局部用药的相关伊曲康唑剂型。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相关纳米剂型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报道,如纳米微乳、纳米颗粒、固体脂质体、有机高分子材料修饰等,但采用新型二维材料负载伊曲康唑的研究较少见。石墨烯材料作为21世纪备受瞩目的新材料之一,其碳原子之间没有重排和错位,结构非常稳定,其C—C键长仅为0.142 nm。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负载更多药物。目前,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抗菌领域的研究比较全面,研究者分别从石墨烯的尺寸、表面形态及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和类型等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本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制备了聚乙二醇修饰的石墨烯材料,负载银纳米颗粒和磺胺嘧啶,成功制备了新型复合抗菌体系。本研究拟制备聚乙二醇修饰的石墨烯材料,负载伊曲康唑得到新型抗菌体系,并对其抗腐皮镰刀菌活性进行评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