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7) : 646-65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1201-00561
摘要
目的

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对照组124例124眼,接受口服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和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158例158眼,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1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3个月。分别于入组后1、2、3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小数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750i 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查视野获得视野指数(VFI),采用HD 4000/HD 5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采用RTVue-XR OCT仪测定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管密度(RPC)。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末BCVA、VFI,次要结局指标为pRNFL、RPC,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

结果

共242例242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BCVA随访,98例98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VFI随访。在视功能变化方面,2个组患者随时间推移BCVA和VFI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构指标方面,2个组患者pRNFL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pRNFL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最终随访R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后25 d退出研究。

结论

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可以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加速视盘水肿消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引用本文: 杨沫, 宋宏鲁, 周欢粉, 等.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7) : 646-65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1201-0056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64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ION)是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的视神经疾病,发病率为每年2.3/10万人~10.2/10万人。根据病变部位,ION可分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其中以AION常见,约占ION患者的96%。按照导致缺血的因素是否与巨细胞动脉炎等血管炎性疾病有关,可将ION分为动脉炎性和非动脉炎性,其中非动脉炎性AION(nonarteritic AION,NAION)在临床上更常见。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群NAION年发病率约为14.79/10万人,患病率约为235.07/10万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是NAION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缺血性疾病发病年龄的降低,我国NAION也呈现年轻化趋势。NAIO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NAION与各种局部或全身因素诱发的供应视盘的睫状后短动脉短暂无灌注或低灌注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低血压等是该病常见的危险因素。目前仍缺少有效治疗NAION的方法。氢溴酸樟柳碱是野生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提取的新生物碱,药理学和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已验证了其在常见缺血性眼病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氢溴酸樟柳碱对NAION的临床疗效评估多基于小样本临床经验的总结或局限于病例系列报告证据,尚缺乏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限制了其在NAION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拟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估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证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