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7) : 697-701.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918-00655
摘要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无痛性视力下降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目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其诊断的金标准。但FFA为有创检查,可重复性差,不具备分辨和描绘深层毛细血管的能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具有无创、安全、简便、高效及较高轴向分辨率等特点,成为目前RVO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有力工具。OCTA还可以快速分层分析RVO患者微血管图像,定性定量评估双眼黄斑及视盘区各层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及灌注状态。本文对OCTA在RVO患者中的应用做一全面综述,包括检测患眼和对侧健眼的黄斑及视盘区视网膜结构及血流变化、评估视力预后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效果、探究黄斑水肿复发机制、局限性以及发展前景,有助于医生更加全面地了解RVO疾病特征,为准确有效地指导疾病治疗、预测患者预后视力奠定重要基础。

引用本文: 孙佳, 杨冬妮.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应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7) : 697-701.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918-0065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51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怒张、火焰状出血、黄斑水肿、硬性渗出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是目前诊断RVO的金标准,在检测RVO分型、视网膜灌注及血管渗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FFA为有创检查,可重复性差,不具备分辨和描绘深层毛细血管的能力,且部分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后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症状,甚至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导致FFA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无需注射任何染料便可观察评估各层微血管的形态结构及灌注状态,成为目前RVO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有力工具。深入分析RVO患者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OCTA图像特征,可为患者预后视力预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效果及黄斑水肿复发情况探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与人工智能的紧密结合,OCTA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临床中RVO疾病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带来方便。本文就RVO患者的OCTA图像特征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