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中国汉族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9) : 864-87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922-00523
摘要
目的

研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确定相关基因突变。

方法

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收集2021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汉族XLRS一家系,对其临床特征及系谱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及变异位点携带者均接受全面的病史采集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非接触式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先证者和部分患者接受医学验光、眼底照相或广角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检查。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对先证者样本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针对WES筛选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对家系成员的其他患者及正常人进行扩大验证。采用CADD、FATHMM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变异位点致病性。

结果

该XLRS家系共3代8人,符合XLRS临床诊断者共3例,均为男性,先证者母亲为相关基因携带者,表型正常者5人。家系中无近亲结婚史,且为隔代发病,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所有患者均无全身病史和其他异常表现,眼部病变共同特征为自幼双眼视力差,先证者及其胞弟表现为黄斑区劈裂呈轮辐状,先证者外公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萎缩。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存在已知的RS1基因上的1个半合子变异c.214G>C:p.Glu72Gln,先证者母亲在该位点为杂合变异,其余表型正常成员在该位点为野生型。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位点为有害变异,很可能致病。

结论

RS1基因c.214G>C:p.Glu72Gln半合子变异,可能为该XLRS家系所有患者的致病变异,均表现为轻型XLRS。

引用本文: 王婷婷, 朱益华, 范梦杰, 等.  中国汉族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9) : 864-87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922-0052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又称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X-linked retinoschisis,XLRS),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主要为X连锁隐性遗传,极少部分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几乎为男性,女性一般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发病率为1/5 000~1/25 000[1]。该病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层间分离,可发生于视网膜后极部和周边部,主要在黄斑中心凹和颞下象限。XLRS临床表现主要为自幼视力下降,可伴有斜视、眼球震颤等表现,眼底可见视网膜劈裂呈轮辐状改变,可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并发症,预后不良[1]。XLR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比较认可的机制主要有Müller细胞缺陷学说、视网膜血管异常学说、玻璃体异常学说[2]。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该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RS1基因,包含6个外显子,编码一段由22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国内外报道的RS1基因突变位点超过200个,大部分是位于4~6外显子的错义突变,其他类型突变包括无义突变、剪接突变和移码突变[3,4,5]。本研究发现的变异位点国内仅2位研究者报道,且无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的详细描述,而国外尚无报道。本研究对XLRS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进行分析。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