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Axenfeld-Rieger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遗传变异相关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9) : 920-924.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301-00127
摘要

Axenfeld-Rieger综合征(ARS)是一种罕见的、涉及眼前节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伴有颅面部发育异常、牙齿缺失或小牙、脐部皮肤突出等全身其他器官发育缺陷。ARS在眼部主要表现为角膜后胚胎环、虹膜发育异常和前粘连、瞳孔偏位或多瞳孔,以及上述的不同组合,青光眼发生率较高。ARS具有表型异质性,即使在同一家系中,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人表型也不尽相同。目前报道的ARS相关遗传变异主要涉及编码转录因子的PITX2FOXC1基因,基因内点突变和基因删除为常见变异类型,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表达量异常和蛋白质功能改变有关。个别ARS患者携带COL4A1PRDM5CYP1B1基因突变,但其致病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将对ARS临床特征、相关基因以及和临床表型的关系、基因功能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王琦, 邵正波, 原慧萍. Axenfeld-Rieger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遗传变异相关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9) : 920-924.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301-0012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739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Axenfeld-Rieger综合征(Axenfeld-Rieger syndrome,ARS)是一组累及双眼的、可伴有全身多部位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接近100%。该病眼部的特征改变首次记载于1883年,后经Axenfeld正式命名为Axenfled异常,其特点为虹膜附着于突出、前移的Schwalbe线,即角膜后胚胎环;伴有虹膜发育不良、瞳孔偏位或多瞳孔者为Rieger异常;同时出现眼外其他部位发育缺陷的即为Rieger综合征。因上述临床表现相互重叠且传统分类难以适用于所有情况,同时为提示医生关注患者其他眼部和全身体征,将该疾病统称为ARS。作为一种罕见的发育相关遗传病,ARS在多种族中均有报道,发病率为5万~10万分之一,且临床表现复杂,具有表型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为临床诊断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带来极大困难。本文将对ARS临床特征、相关基因、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基因功能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ARS的认识。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