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继发视网膜脱离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41(11) : 1091-109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1204-00669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患者继发视网膜脱离(RD)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21年4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首诊为ARN且未伴有RD患者57例64眼,其中男36例40眼,女21例24眼;平均年龄(51.72±9.73)岁。所有患者均行抗病毒药物及抗炎药物的局部点眼及全身静脉滴注和口服,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行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注射剂。根据1年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RD分为RD组和无RD组,其中RD组23例23眼,占35.94%,发生时间为发病后27~160 d,平均45(30,83)d。评估前房炎症反应程度并分级,通过九方位彩色眼底照相拼图或免扩瞳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并结合荧光素眼底造影评估视网膜坏死灶累及范围,将视网膜出血形态分为无或仅有少许散在小片状出血、范围>1个视盘直径(PD)的视网膜片状出血和霜枝样视网膜出血3种类型。纳入基线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纳入眼部因素包括视力、眼压、眼前节炎症反应、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坏死灶侵袭程度与范围等,治疗因素包括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与否和频次作为自变量,RD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排除严重玻璃体混浊4眼,在其余60眼眼底图像分析中,坏死灶累及视网膜范围达到1~4个象限的眼数分别为14、9、17和20眼,坏死灶侵袭仅累及3区、2区和1区眼数分别为13、23和24眼;治疗前,26眼有霜枝样视网膜出血,占43.33%;25眼存在范围>1 PD视网膜片状出血,占41.67%。与无RD组相比,RD组病程更长,基线视力更差,坏死灶范围更大,侵袭区域接近黄斑区患眼更多,出现霜枝样视网膜出血患眼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初诊时年龄、眼压、眼前节炎症反应、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与否及频次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霜枝样视网膜出血是RD的危险因素(比值比=9.14,95%置信区间:1.10~82.44,P=0.049)。

结论

霜枝样视网膜出血是ARN患眼继发RD的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 吴培培, 徐海峰.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继发视网膜脱离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11) : 1091-109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1204-0066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406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是一种由人疱疹病毒引起,进展迅速,以视网膜坏死和视网膜动脉炎为临床特点的全葡萄膜炎。ARN的发病率为每年0.5/10万~0.63/10万,可以影响所有年龄群体中免疫功能正常或低下者。1994年,美国葡萄膜炎学会执行委员会根据临床特征定义了ARN。2015年,日本急性视网膜坏死研究组制定的ARN诊准标准除了包括ARN早期表现和病程演变的特征外,还加入了眼内液病毒学检测指标。ARN患者视力预后不良,其中继发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是影响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ARN若未得到及时干预治疗,在症状开始的3个月内,RD的发生率可达70%。48%的ARN患眼在发病后6个月视力低于20/200。因此,ARN的治疗目标是防止视力丧失,降低RD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ARN的早期抗病毒治疗以静脉注射阿昔洛韦为主,近年来,更高生物利用度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以及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对于控制ARN患眼病情进展、防止对侧眼发病、减少并发症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可以缓解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清除混浊的玻璃体及炎症介质,目前有研究证实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治疗ARN可以降低RD的发生率。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术通过激光诱导视网膜瘢痕形成以降低RD发生风险。但以上治疗方法是否能有效预防RD、改善视力预后尚存在争议,ARN继发RD的影响因素也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初诊ARN不伴有R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ARN继发RD的影响因素。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