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吲哚菁绿(ICG)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生物学行为和转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将HLECs细胞系分为空白对照组、5%葡萄糖溶液(GS)组和0.5%、1.5%、2.5% ICG组,分别用平衡盐溶液、5% GS以及0.5%、1.5%和2.5%的ICG溶液处理3 min,然后在新鲜培养基中孵育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ECs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LECs凋亡相关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5-溴-2-脱氧尿嘧啶(EdU)法检测HLECs增生过程;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LECs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法检测HLECs迁移和侵袭过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LECs转分化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N-钙黏蛋白(N-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N)和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
空白对照组、5% GS组、0.5% ICG组、1.5% ICG组和2.5% ICG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35±0.60)%、(4.63±0.19)%、(8.17±0.69)%、(13.90±0.33)%和(23.08±1.1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74,P<0.05),其中0.5% ICG组、1.5% ICG组和2.5% ICG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5% ICG组、1.5% ICG组、2.5% ICG组caspase-3、caspase-9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1.5% ICG组、2.5% ICG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5% ICG组、1.5% ICG组和2.5% ICG组EdU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5% ICG组、1.5% ICG组、2.5% ICG组细胞生存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0.5% ICG组、1.5% ICG组、2.5% ICG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0.5% ICG组、1.5% ICG组、2.5% ICG组细胞迁移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5% ICG组、1.5% ICG组和2.5% ICG组α-SMA、N-cadherin和F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1.5% ICG组和2.5% ICG组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和5% GS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ICG可促进HLECs凋亡,抑制其增生、迁移、侵袭和转分化,并呈浓度依赖性。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据报道,在5年随访期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发生率高达22.6%,在儿童患者中其发生率可高达100%。PCO的发生与白内障术中前囊膜及赤道部囊膜上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发生增生、迁移、侵袭和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基质沉积和收缩有关。药物抑制PCO发病机制中的这些关键细胞事件似乎是预防PCO的一种有价值方法。目前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治疗PCO的有效方法是YAG激光后囊切开术,但这种治疗方式可能会损伤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有发生黄斑囊样水肿、眼压升高和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近年来,通过抑制、清除或杀死残留LECs来减少PCO发生的各种药物已被广泛研究,其中抑制LECs增生的药物包括塞来昔布、氟尿嘧啶和西罗莫司;阻碍迁移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厄洛替尼和微小RNA-34a;阻碍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on,EMT)的药物包括山梨醇、白藜芦醇和THZ1;清除LECs的药物包括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蒸馏水和高渗盐水。这些药物仍主要用于细胞和动物实验,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需要一种有效且安全的PCO预防药物。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在眼科临床上广泛用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内界膜染色和晶状体前囊染色。研究表明,0.50 mg/ml ICG对LECs的活性影响很小;低于0.075 mg/ml时,ICG对LECs活性无影响,0.06% ICG孵育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HRPEs)后72 h,细胞存活率仍能达到近90%;0.062 5 mg/ml和0.02 mg/ml的ICG均不会引起RPE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然而,越来越多的细胞实验显示了高浓度ICG具有细胞毒性作用,0.25%的ICG可使HRPEs存活率降至约30%;ICG浓度为5 mg/ml时,孵育时间超过5 min,6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孵育20 min后无活RPE细胞。ICG是否能够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的生物学行为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ICG对HLECs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PCO的预防方法研究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