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复方野菊花眼贴对蓝光诱导小鼠睑板腺功能异常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42(2) : 117-12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217-00055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野菊花眼贴对蓝光诱导小鼠睑板腺功能异常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64只1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个部分,每部分32只,分别进行预防实验和治疗实验。预防实验和治疗实验各32只小鼠分别按照随机数字随机分为正常组、蓝光组、溶剂组和眼贴组,每组8只。预防实验中,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采用波长460 nm、光照度2 000 lx的蓝光,每天暴露6 h,连续暴露15 d建立小鼠睑板腺功能异常模型;溶剂组和眼贴组每天在蓝光暴露前和暴露后,分别用相对应眼贴敷贴预防25 min,连续15 d,蓝光组仅接受蓝光暴露15 d处理,并于第15天行睑板腺开口照相观察小鼠睑板腺功能。治疗实验中,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均采用上述方法建立小鼠睑板腺功能异常模型,溶剂组和眼贴组在结束15 d的蓝光暴露后,每天早上和下午分别用相对应眼贴敷贴治疗25 min,连续15 d,蓝光组置于标准环境中观察15 d,并在第15天行睑板腺开口照相观察小鼠睑板腺功能变化。预防实验及治疗实验的各组小鼠在处理完成后进行离体睑板腺拍照、油红O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睑板腺组织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睑板腺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睑板腺组织中核因子(NF)-κB和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的表达,评估复方野菊花眼贴对蓝光诱导小鼠睑板腺炎症的改善程度。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蓝光组暴露后15 d小鼠睑板腺开口阻塞数量逐渐增加,睑板腺下睑相对剩余面积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防实验中,眼贴组睑板腺开口阻塞数量为1.833±0.753,明显少于溶剂组的3.667±1.033,眼贴组睑板腺下睑相对剩余面积为0.718±0.091,明显大于溶剂组的0.624±0.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蓝光组和溶剂组睑板腺有炎性细胞浸润;眼贴组无炎性细胞浸润,腺泡形态接近正常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睑板腺均无明显脂质沉积。眼贴组IL-1β、IL-6、TNF-α、IFN-γ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溶剂组,眼贴组NF-κB、p-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实验中,眼贴组和溶剂组的睑板腺开口阻塞数量分别为4.333±1.211和4.833±1.722,睑板腺下睑相对剩余面积分别为0.572±0.151和0.588±0.154,2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蓝光组和溶剂组睑板腺有炎性细胞浸润,眼贴组无炎性细胞浸润,腺泡形态接近正常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睑板腺均无明显脂质沉积。眼贴组IL-1β、IL-6、IFN-γ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溶剂组,眼贴组NF-κB、p-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复方野菊花眼贴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睑板腺组织炎症反应,对蓝光诱导的睑板腺功能异常具有防治作用。

引用本文: 李勇, 黄彩虹, 李清坚, 等.  复方野菊花眼贴对蓝光诱导小鼠睑板腺功能异常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2) : 117-12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217-0005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睑板腺是位于上眼睑和下眼睑的一种特殊皮脂腺,在睑板中呈上下垂直排列。睑板腺通过分泌特定的脂质来维持眼表泪膜的稳态,脂质的主要功能是润滑眼表以防止眼表水分挥发,并保护眼表免受外来病原体的威胁。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以慢性炎症反应为中心环节,是一种以睑板腺终末导管萎缩和/或睑酯分泌的量或质发生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弥漫性睑板腺病变,可导致泪膜稳定性改变,产生眼表炎症和刺激症状,是导致干眼的主要原因。MGD的全球患病率为3.5%~70.0%,目前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但既往方法普遍存在治疗成本高、操作难度较大、治疗周期长、效果较差、对患者伤害较大、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复方野菊花眼贴在干眼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是否对干眼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的MGD也具有防治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复方野菊花眼贴对蓝光引起的睑板腺功能异常的防治作用,探讨复方野菊花眼贴改善睑板腺功能异常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为未来开发预防和治疗MGD相关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