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VRL)是一类少见的、高级别(即侵袭性)的淋巴结外淋巴瘤,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治疗策略不一致,对患者视力和生存均不利,也进一步限制了该领域的发展。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委会和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眼科专委会专家针对国内VRL领域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数据和建议,经反复讨论,制定《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诊断及推荐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该共识围绕VRL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流程、鉴别诊断、治疗及随访策略等方面分别给出意见,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VRL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我国VRL的诊疗水平。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vitreoretinal lymphoma,VRL)是一类罕见的淋巴结外淋巴瘤,95%以上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6%~90%的VRL患者最终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恶性程度高,可致盲、致死亡。然而,临床实践中VRL误诊率高,延迟诊断常见,症状出现与诊断的平均间隔为数月至数年不等。尽管VRL的发病率尚未见统计,但随着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率的增高、人口老龄化及诊断水平的提高,预计未来VRL的发病率亦将增加。眼科多模式影像技术、生物样本检测及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技术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使得对VRL也有了更多维度的认识。VRL的治疗方案,国内外相关研究建议虽均有涉及,且不断更新,但尚未就其诊疗建立共识。有鉴于此,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眼科专委会专家基于现有国内外临床研究文献、结合当前国内在VRL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多学科专家临床诊疗经验及国外最新建议,讨论并制定《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诊断及推荐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旨在为VRL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避免延迟诊断,规范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进一步提高我国VRL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