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HA-Mg引流片兔眼前房植入对眼压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42(6) : 503-51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301-00071
摘要
目的

评估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基(HA-Mg)青光眼引流片植入兔眼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使用配对比较法将12只SPF级3~4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HA-Mg引流片植入组和小梁切除术组,每组6只,均取右眼进行相应操作;12只左眼均不行任何操作,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1、3、5个月,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及前置镜观察术后各组眼部情况;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引流片于前房与结膜下间隙固定情况。术后5个月,采用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测量HA-Mg引流片植入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术前和术后每周采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眼压,连续监测21周;采用锥虫蓝前房注入法验证房水引流通道通畅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评估HA-Mg引流片完全降解后房水引流通道与周围组织情况。

结果

术后实验兔均未出现全身及眼部异常或不良反应,6枚HA-Mg引流片均于术后约4个月完全降解,4枚引流片位置固定良好,2枚引流片出现少量旋转移位,无引流片落入前房;术后5个月,HA-Mg引流片植入组和正常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分别为(2 535.2±274.4)和(2 521.0±175.8)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3,P=0.857)。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6.409,P<0.001;F时间=7.843,P<0.001),其中小梁切除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均高于HA-Mg引流片植入组,HA-Mg引流片植入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引流通道通畅性实验发现,HA-Mg引流片植入术后5个月,蓝色染色剂仍可从前房引流到结膜下。术后6个月引流片已完全降解,巩膜层间可见线状房水引流通道及虹膜前粘连,各组织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

HA-Mg引流片植入兔眼后可有效降低眼压,安全性较好。

引用本文: 朱小敏, 罗王杜, 林怡, 等.  HA-Mg引流片兔眼前房植入对眼压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6) : 503-51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30301-0007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4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为主的特征性视神经疾病,是全球不可逆盲的重要原因。2010年,全世界约有6 050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约7 960万;到204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达到1.11亿。外引流手术目前仍是治疗青光眼主要的手术方式,除小梁切除术外,各类型的青光眼引流阀或引流装置在临床工作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如Ahmed引流阀、Ex-Press引流钉、XEN引流管、Preserflo MicroShunt引流管等。然而,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青光眼引流装置均由不可降解材料制成,如硅胶、不锈钢、明胶、阳离子聚合材料等。不可降解的引流装置如同异物永远存在于Tenon囊下,所引起的炎症刺激可能是引起引流通道阻塞、引流装置瘢痕包裹的主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传统青光眼外引流装置因引流管径恒定,手术早期房水引流容易过畅,因此低眼压、浅前房等术后并发症常见;而手术后期因瘢痕化等原因,房水引流量减少,眼压再次升高,易导致手术失败。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通过体内外实验筛选出了一种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基(hydroxyapatite-magnesium,HA-Mg)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毒性,并具有一定的抗瘢痕作用。研究团队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和HA涂层表面结构特点,设计了一款非中空管状的可生物降解青光眼引流片,引流片植入术后早期利用表面涂层间隙引流房水,中后期通过引流片不断降解扩大引流通道,以增加房水引流量。本研究拟观察HA-Mg引流片通过结膜下途径植入新西兰白兔前房内的安全性和控制眼压的有效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