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肠道菌群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42(6) : 584-58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120-00036
摘要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干预的新靶点。本文就肠道菌群在一些眼部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Sjögren综合征等,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的改变,影响如丁酸盐等微生物代谢物,从而影响肠道上皮细胞屏障;或是肠道菌群介导的免疫反应,最终引起组织损伤。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在眼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可提高对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为进一步探索相关眼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引用本文: 沈钱逸, 管怀进, 季敏. 肠道菌群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6) : 584-58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120-0003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682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人体几乎所有屏障表面都有数万亿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分布于人体表面和内部器官。胃肠道菌群以其数量多、种类丰富的特点,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饮食改变、抗生素应用和感染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则可通过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诱导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等途径诱发多种全身性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如肥胖、腹泻、大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等)和非胃肠道疾病(如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及其他神经变性等)。与其他非胃肠道疾病一样,眼部疾病,特别是免疫炎症相关的眼病和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目前与胃肠道菌群研究较多的眼病,如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和Sjögren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