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白血病眼部表现及治疗相关眼部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42(6) : 587-59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04-00822
摘要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患者可有眼部表现,部分患者可因视力损害或眼部病变首诊于眼科。白血病可通过直接浸润或由于贫血、血小板减少、血黏度增高、免疫抑制等间接因素累及眼前节、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脉络膜、眼眶等眼组织,特征性眼部表现包括Roths斑、绿色瘤等。不同类型白血病对眼部的损害概率和侵犯部位不尽相同,急性较慢性、髓细胞较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眼部病变的概率高。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抗白血病靶向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等,但白血病患者生存周期明显延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或加重眼部病变,如酪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可导致眶周水肿、阿糖胞苷具有角膜毒性、甲氨蝶呤引起眼外肌麻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干眼高发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重视白血病相关眼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白血病的眼部表现及其治疗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黄泽宇, 陈辉, 季敏. 白血病眼部表现及治疗相关眼部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6) : 587-59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04-0082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白血病是造血细胞恶性变的结果,眼部表现可由白血病细胞直接浸润或血液学改变造成继发性损害所致。白血病可根据其表现方式和细胞来源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c,C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不同类型白血病的眼部病变部位和发生概率也有所不同。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抗白血病靶向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白血病患者生存周期明显延长,但同时也可能引起或加重眼部病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重视白血病相关眼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白血病相关眼部表现及治疗相关眼部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