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DR患者眼内液细胞因子变化及其意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42(8) : 750-75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06-00752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与持续高血糖相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潜在危害视力的视网膜微血管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损害视力,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DR的发生和发展涉及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炎症、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机制。房水和玻璃体液能直接反映眼球内环境的改变,对眼内病变的进展有很好的提示作用。近年来,眼内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在DR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对病程进展的影响及治疗后的改变已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DR患者眼内液中多种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半乳糖凝集素1、血管紧张素1(Ang1)、Ang2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的变化、糖尿病黄斑水肿和增生性DR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进行综述,为探寻DR新的、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潜在靶点,为改善DR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本文: 米雪景, 谷潇雅, 喻晓兵. DR患者眼内液细胞因子变化及其意义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4, 42(8) : 750-75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06-0075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6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6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按病变严重程度可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DR患者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保留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重度NPDR、PDR及DME的及时有效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对重度NPDR、PDR和DME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糖皮质激素、激光光凝、手术等,但均存在一定局限。寻找更多的治疗靶点在控制DR进展、提高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眼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能够直观反映眼内环境的改变,不仅对DR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有提示作用,而且可用于开展DR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本文将对DR患者眼内液中,包括DME和PDR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综述,为DR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