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 •
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7,29(3)
: 281-283.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7.03.019
摘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对重症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重大威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雾化吸入抗菌药物能够明显提高肺部抗菌药物浓度,且不增加全身毒副作用,提示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疗法在VAP的治疗中可能具有较好的前景。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VAP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诸多因素如机械通气模式、潮气量、雾化器类型等都会影响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仔细调节和监测。

引用本文:
刘畅,
张雨婷,
李建国.
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J]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7, 29(3)
: 281-283.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7.03.019.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456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医学科(ICU)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VAP可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抗菌药物暴露增加,病死率升高,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占用和消耗明显增加。近年来,多重耐药(MDR)细菌感染致VAP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加之缺乏新的有效的抗感染药物,使得VAP的抗感染治疗愈来愈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