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炎症机制及治疗进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31(12) : 1559-1562.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12.028
摘要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患者。PND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还会导致患者术后病残率和病死率升高。有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导致了PND的发生,但PN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神经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激活在PN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介绍根据作用靶点提出的潜在治疗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引用本文: 徐艳, 陈婵, 姜春玲, 等.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炎症机制及治疗进展 [J]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31(12) : 1559-1562.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12.02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111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手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2018年6月,美国术后认知研究协作组推荐采用"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这一新术语,取代既往使用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来描述患者围手术期认知功能的改变,以促进不同医学专业间的交流。PND可于术后数天至数月出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学习力、记忆力、执行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较术前水平下降。有研究显示,患者术后7 d时PND发生率为17%~43%,术后3个月时PND发生率约为17%。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以及老年患者手术量的增加,PND发生率亦将增加。然而PN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着重就神经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激活在PN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予以综述,并介绍根据作用靶点提出的潜在治疗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