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发育性语言障碍诊断及早期干预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45(2) : 145-14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8.02.019
摘要

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 language disorder,DLD)是儿童最常见的发育障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我国D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了患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儿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的持久性的影响。DLD甚至会影响患儿成年后的就业和人际社会关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早期诊断和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语言能力和社交方式,还能缓解父母的照顾负担,对疾病的预后和康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DLD诊断在不断修改,但迄今为止,仍缺乏统一的定义及诊断标准。目前对于DLD患儿的早期干预主要包括改善的语言环境、家庭个体化干预、互动式阅读和音乐治疗。该文对DLD的诊断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医疗人员对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诊治提供依据。

引用本文: 沈力, 田园, 冯金彩, 等.  发育性语言障碍诊断及早期干预 [J] .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 45(2) : 145-14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8.02.01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37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DLD)是儿童最常见的发育障碍,患儿排除器质性听力损伤及严重神经精神疾病后,在理解或使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及其他信号系统方面存在障碍,临床多表现为患儿语言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基于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学龄期或青春期严重的认知或社会沟通障碍通常起源于儿童早期的发育障碍。国外发育性语言障碍患儿的发病率约为15%,上海市发育性语言障碍患儿的发病率为7%。DLD引起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儿童语言发育已经成为儿科学研究的热点。语言是传递信息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媒介,50%DLD患儿的语言障碍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这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对患儿后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的持久性的影响。患儿语言障碍与较差的学业成绩、成年期就业受限及社会交往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学龄期的学习困难及行为问题导致患儿不得不接受特殊教育或暂停学业,对儿童及其照顾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0~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以前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照顾者并未认识到语言障碍的不良后果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错过了语言干预的最佳时期。因此,本文从DLD儿童的诊断和干预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患儿的诊断和干预的新方法,为临床开展儿童的综合性管理和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旨在改善儿童预后、提高患儿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