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重症神经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31(11) : 1384-1388.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11.014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ICU住院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并行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监测的成人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以及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万古霉素用量及疗程、尿量、血肌酐(SCr)和联合用药(包括甘露醇、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和造影剂等);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特征,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28例患者,监测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81例次。①万古霉素初始用量为2.00(2.00,2.00)g/d,给药4~6次后,首次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为10.99(6.98,16.25)mg/L;治疗初始仅有17.9%(5/28)的患者达目标浓度(15~20 mg/L),71.4%(20/28)低于目标浓度,10.7%(3/28)超过目标浓度。②万古霉素疗程为8.0(6.0,15.0)d,万古霉素用量2.00(1.75,3.00)g/d;治疗期间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达目标浓度者仅占30.9%(25/81),低于目标浓度者占49.4%(40/81),超过目标浓度者占19.7%(16/81)。③治疗期间不同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各组患者间年龄、基础疾病、万古霉素用量、使用利尿剂、甘露醇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增加0.14 mg/L〔95%可信区间(95%CI)为0.06~0.22〕;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者较无基础疾病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增加7.22 mg/L(95%CI为2.08~12.36);使用利尿剂者较不使用利尿剂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增加2.78 mg/L(95%CI为0.20~5.35);其余自变量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有无多种基础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否使用利尿剂是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的影响因素。

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万古霉素常规剂量用药的血清谷浓度总体达标率低。年轻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较低,需要使用利尿剂、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较高。

引用本文: 姚明丽, 李静超, 石磊, 等.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31(11) : 1384-1388.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11.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万古霉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革兰阳性(G+)菌感染,迄今为止,一直是治疗神经外科医疗相关感染的一线用药。为了提高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在危及生命的感染中,目前的指南建议维持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15~20 mg/L。然而,在接受万古霉素静脉用药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血药浓度达标仍然是一个挑战,按推荐剂量用药时容易出现剂量不足或药物蓄积等现象,从而导致治疗失败、耐药产生和毒性反应等,且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