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艾司氯胺酮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29(2) : 265-2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2.028
摘要
目的

评价艾司氯胺酮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手术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对照设计实验,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行择期非胸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肥胖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8 kg/m2,麻醉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及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试验组以艾司氯胺酮、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对照组以丙泊酚、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维持剂量的七氟烷、丙泊酚、艾司氯胺酮用法恒定,瑞芬太尼两组患者根据术中调整剂量,其余药物、补液一致。术后均以氟比洛芬酯静脉泵镇痛。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瑞芬太尼的用量。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结果

试验组术后2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2.37±0.50)、(3.05±0.46)、(3.30±0.47)、(3.40±0.64)分,对照组分别为(2.85±1.13)、(3.45±0.42)、(3.70±1.19)、(3.90±0.9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瑞芬太尼的用量为(1 130.00±109.92)μg,对照组为(1 210.00±108.12)μ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2,P=0.006)。

结论

艾司氯胺酮能减少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的瑞芬太尼用量,能降低手术疼痛评分。

引用本文: 刘湘杰, 林华赋, 程芳, 等.  艾司氯胺酮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J]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29(2) : 265-26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3.02.02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择期手术中,肥胖影响麻醉药物的分布、蛋白结合和排泄,麻醉药物在脂肪组织内蓄积,在麻醉诱导及复苏时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故对于肥胖患者的麻醉维持用药,最好使用代谢较快且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目前应用的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有一定的局限性:镇痛作用弱,且随剂量增加对循环呼吸抑制也增加。阿片类药物同样存在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因此如何选择肥胖患者的麻醉用药以保证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及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是近年来麻醉医生日益关注的方向。艾司氯胺酮是从氯胺酮中分离出的右旋异构体,最初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它的药理学特点与氯胺酮相似,通过阻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传导,产生全身麻醉和镇痛作用,同时它保留了氯胺酮呼吸抑制轻、循环轻度兴奋、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与氯胺酮相比,艾司氯胺酮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亲和力更高,麻醉、镇痛强度是氯胺酮的2倍。因此在全身麻醉手术中使用艾司氯胺酮理论上可以减少肥胖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也能更好地为肥胖患者提供围术期良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