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肿瘤抑制基因5在人低分化胃腺癌发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分子水平差异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6,33(6) : 1638-1640.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6.06.062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5(ST5)在低分化胃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甲基化芯片技术来建立人低分化胃腺癌甲基化谱,分析ST5基因在人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甲基化。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人低分化胃腺癌样本和正常胃组织样本,以及胃相关细胞株中ST5基因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

在表观遗传学水平,ST5基因在人低分化胃腺癌组织中显著高甲基化;在mRNA水平,ST5基因在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表达量低 (倍数变化为0.61,P<0.01);在蛋白质水平,ST5基因在人低分化胃腺癌组织中表达较低,且在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BGC-823、MGC-803和SGC-7901细胞株中表达量亦较低。

结论

ST5基因在人低分化胃腺癌中发挥其抑癌基因的作用,而该作用由于高甲基化被抑制。

引用本文: 华应刚, 李茵, 易梦婷, 等.  肿瘤抑制基因5在人低分化胃腺癌发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分子水平差异的研究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6, 33(6) : 1638-1640.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6.06.06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88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胃癌是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发肿瘤,其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占第4位。根据肿瘤起源分型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其中亚洲国家以弥漫型胃癌多见,而西方国家则以肠型胃癌多见。两型胃腺癌发病的不同阶段,流行病学致病因素和由此产生的基因、分子改变有很大差异,但目前对于"弥散型"胃癌所知甚少,其发生和进展机制还有待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有直接关系,目前普遍认为DNA甲基化是除了缺失和突变之外导致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另一种机制。研究结果报道,肿瘤抑制基因5(ST5)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ST5基因在肿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及其对该基因的调控对胃癌的意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