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肝脏第2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且预后非常差。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在第7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中首次将ICC与肝细胞癌分开,单独设置章节,反映了ICC的危险因素与肝细胞癌的差异性。而最近出版的第8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中进一步对ICC的TNM分期系统进行了更新。其中,不再以肿瘤大体分型特征进行T分期,同时淋巴结转移(N1期)被归入ⅢB期,而非第7版中归入Ⅳ期。另外还对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做出了明确定义,并推荐至少清扫6枚区域淋巴结方可进行准确的N分期。第8版AJCC肝内胆管细胞癌分期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准确地显示患者预后,对临床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肿瘤的TNM分期系统描述了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信息,对判断患者预后和指导肿瘤临床治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自1977年出版第1版肿瘤分期手册以来,2016年底已出版第8版,由于该分期系统简便易掌握,为内外科临床医师广泛采用。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高度致死性肿瘤,发病率低[(0.3~1.0)/100 000人·年],病因存在种族与地域差异,手术仍是唯一公认的有效治疗方式。直到2002年第6版AJCC分期中仍未分出专门章节阐述,仅将ICC并入肝细胞癌章节,与肝细胞癌使用相同的TNM分期方法。ICC作为第2常见的肝脏原发性肿瘤,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侵袭转移方式与肝细胞癌显著不同。因此,2010年出版的AJCC第7版TNM分期中,胆管癌依据其发生部位被分为肝内胆管细胞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并分别设置章节进行有针对性的TNM分期。然而,在第7版的ICC分期中存在不足,比如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是否必要,如何评价T4分期,M1期的适用范围模糊等。2016年底AJCC发布了第8版TNM分期,并依据惯例出版了第8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新版的TNM分期延续了第7版对ICC单独分期,并进行了内容更新。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对肿瘤治疗多参照AJCC的TNM分期标准。AJCC第8版的TNM分期系统更新对ICC的影像学评估、手术规划、病理学诊断和综合治疗等均有重大影响。笔者所在的多学科团队长期致力于肝胆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仔细研读第7版和第8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中ICC及相关章节,结合相应文献和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解读AJCC第8版中ICC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