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在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将101名神经内科实习的中职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罗森塔尔效应对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带教。为期4周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分别进行出科三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满意度调查和对两组护生学习积极性、工作主动性、沟通协作能力、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情况进行比较。
实验组出科考核三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比较高,对照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人数少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护生在工作主动性、学习积极性、沟通和协作能力、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罗森塔尔效应对提高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带教水平。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或"期待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这种暗示是让人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临床实习是护生接触临床、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中职护生年龄小,基础普遍薄弱,在临床实习阶段时间比较短、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较多,如何让中职护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中职护生带教的重点工作方向。因此本研究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对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是对护理临床带教改革的一种尝试,目的是通过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期望心理教育模式,发挥中职护生潜能,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