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对我国大骨节病患者的适用性。
选择陕西省永寿县和麟游县两个历史大骨节病重病区,依据病区历史诊断资料,排除其他慢性病,并结合《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抽取临床I度及以上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运用中文版WOMAC量表,采用重测信度、分半系数和克朗巴赫系数α(Cronbach'α)分析WOMAC的信度;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量表的效度。
共调查大骨节病患者200人,收回有效问卷177份(88.5%)。其中重测信度为0.754~0.853,分半系数为0.886~0.971,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878~0.956;主成分因子分析WOMAC量表的3个维度(疼痛、僵硬、关节功能),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238%;WOMAC量表的所有条目得分与其所属领域得分及总得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600。不同年龄、不同分级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WOMAC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WOMAC量表应用于大骨节病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但是其区分度不高。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慢性、畸形性骨关节病,发病主要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成人发病并不多见,严重者可导致终生残疾。大骨节病病因至今未明,且无有效治疗措施,因此,严重危害病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有64.2万现症患者,大骨节病儿童的发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对于老年患者亟须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应用微量元素、抗炎止痛药、营养强化剂及针灸等物理化学疗法治疗大骨节病,但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有所不同。大骨节病作为骨关节炎的一种,治疗的评价也是采用骨关节炎的评价量表,包括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炎病人疼痛指数(Lequesne)、下腰痛评价表(JOA)、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im)等。1988年,Bellamy等提出的专门针对髋关节炎与膝关节炎的评分系统WOMAC,其在膝骨性骨关节炎中使用频率很高,且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由于大骨节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X线征象的发生、发展与发病年龄均与骨关节炎有所差别,对于WOMAC量表是否能应用于评价大骨节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可靠性评价。因此,本研究对WOMAC量表在我国大骨节病患者治疗效果测评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分析WOMAC量表在大骨节病患者治疗效果测评中的信度和效度,为WOMAC量表进一步的应用于大骨节病及临床疗效考核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