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抑郁症患者情绪Stroop和记忆再认的认知加工特征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30(11) : 992-996. DOI: 10.3760/cma.j.cn371468-20210527-00287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在语义情绪和记忆再认中的认知加工特征。

方法

对36例抑郁症男性患者和36例体检健康男性进行语义情绪Stroop任务和记忆再认测验,采用SPSS 18.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两组在认知加工中注意和记忆的成绩表现。

结果

语义情绪Stroop中抑郁组对情绪词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F(1,70)=7.03,P=0.008],且抑郁组对负性词的反应时[(579.55±141.62)ms]长于中性词[(565.66±132.60)ms,P=0.003]和正性词[(563.09±138.88)ms,P<0.01]。记忆再认中抑郁组对情绪词的反应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F(1,70)=23.15,P<0.01]。抑郁组对负性词(0.50±0.32)的反应准确度高于正性词[(0.32±0.21),P=0.006]和中性词[(0.33±0.23),P=0.007]。抑郁组对负性词(1.46±0.40)具有保守反应偏向(P<0.01),比中性词[(0.63±0.24),P<0.01]和正性词[(0.57±0.27),P<0.01]反应偏谨慎保守。

结论

抑郁症患者在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记忆再认中存在负性记忆偏向的加工特征。

引用本文: 吴静, 王进, 刘佳佳, 等.  抑郁症患者情绪Stroop和记忆再认的认知加工特征 [J]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 30(11) : 992-996. DOI: 10.3760/cma.j.cn371468-20210527-0028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62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高致残、高致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常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严重下降,社会功能受损。研究显示,抑郁症在飞行员群体中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位居飞行员精神和心理疾病医学停飞的首位。抑郁症认知理论认为,其对外界信息进行负性加工,即倾向于以消极方式组织、解释、编码和提取过去和当前的信息,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与其情绪状态相关联的事件,即为出现注意的负性认知偏向,这也是抑郁症产生、维持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在以往对注意偏向的研究中,常采用面孔识别的情绪Stroop试验范式。但是,抑郁症患者是否在语义信息加工也存在这一效应,仍不清楚。抑郁患者是否对语义信息存在记忆偏向,也需要研究证明。本研究采用语义情绪Stroop和语义记忆再认测验联合评估以期揭示抑郁症患者在语义信息加工中的注意偏向和记忆偏向两种基本认知偏向的特点,进而揭示注意偏向与记忆偏向之间的关系,将为飞行员抑郁症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