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
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处方前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26(15) : 2172-21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0.15.004
摘要
目的

对耐药率低、抗病毒作用强的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开发其新型制剂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对恩替卡韦外观、晶型和溶解性等进行考察,建立高效液相等度洗脱法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恩替卡韦在不同有机溶剂和不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性,以及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结果

恩替卡韦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二甲基亚砜,可溶于甲醇,难溶于乙腈、丙酮、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HPLC法在5~100 µ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油水分配系数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定量测定恩替卡韦的HPLC法准确可靠,处方前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微溶于水,难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需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恩替卡韦新制剂的开发。

引用本文: 蒋瑞, 王腾腾, 汤胜男, 等.  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处方前研究 [J]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 26(15) : 2172-21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0.15.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49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尽管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血液制品的筛选以及抗病毒治疗,乙肝的感染率已呈下降趋势,但是,HBV感染仍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疾病,在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疫情。目前正在使用的抗乙肝治疗方法可以控制HBV病毒载量在较低水平,但由于潜入人体细胞核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在细胞核内可以维持数月至数年,很难完全从体内清除,因此,乙肝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