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解读
·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7.07.001
Asia-Pacific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s: an interpretation
Xia Mingxing
Sun Bo
Hu Bing
·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7.07.001
0
0
0
0
0
0
APP内阅读
摘要
胆管良性狭窄是临床常见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胆管良性狭窄主要依赖手术治疗。Guido Costamagana教授于2000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经ERCP使用多根塑料支架治疗手术损伤造成的胆管良性狭窄,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在此之后,内镜在治疗良性胆管狭窄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成为一线治疗方法。然而,不同病因导致的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策略与结果不完全相同,不同内镜专家所使用的方法与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一些新的内镜诊疗技术也已逐渐被应用于某些特定的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目前,关于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策略与诊疗技术方面仍缺乏一个基于循证医学基础、可用来指导临床工作、培训与教学的指南或参考意见。因此,刚刚问世的"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 [ 1 ] 。
引用本文
夏明星,孙波,胡冰. "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解读[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7):457-460.
DOI: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7.07.001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胆管良性狭窄是临床常见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胆管良性狭窄主要依赖手术治疗。Guido Costamagana教授于2000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经ERCP使用多根塑料支架治疗手术损伤造成的胆管良性狭窄,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在此之后,内镜在治疗良性胆管狭窄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成为一线治疗方法。然而,不同病因导致的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策略与结果不完全相同,不同内镜专家所使用的方法与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一些新的内镜诊疗技术也已逐渐被应用于某些特定的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目前,关于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策略与诊疗技术方面仍缺乏一个基于循证医学基础、可用来指导临床工作、培训与教学的指南或参考意见。因此,刚刚问世的"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
[
1
]。
这是首个由中国专家主导的消化内镜国际共识,也是首个有关良性胆管狭窄的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临床指南,由亚太区ERCP联盟(Asia-Pacific ERCP Club,APEC)制订。APEC成立于2015年,由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及泰国等地的20余位消化内镜专家组成,致力于促进本地区胆胰内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本指南的制订历时近1年,参阅了大量迄今为止的国际文献,特别是随机对照研究(RCT)与基于RCT研究基础上的荟萃分析结果,结合参与专家的实践经验,参照国际指南的制定原则,经多轮修改,并在2016年11月于沈阳召开了全体APEC成员的指南讨论会,最终投票产生。
本共识指南由两部分、共22条共识意见组成(
表1
)。第一部分是总则,内容涉及了胆管良性狭窄的病因、诊断、内镜诊治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和新技术应用等;在内镜治疗方面则包括了胆管插管、狭窄扩张、支架选择置放等具体的操作指导意见。第二部分内容则就不同病因所导致的胆管良性狭窄提出了各自的治疗策略,包括肝移植术、手术损伤、慢性胰腺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性胆管疾病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等。因此,这一共识意见与指南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胆管良性狭窄诊疗相关的临床问题。本文就这一国际共识意见与指南(以下简称"共识意见")中胆管良性狭窄内镜诊治相关的指南作一解读。
序号 | 意见 | 证据等级 | 推荐等级 |
---|---|---|---|
1 | 良性胆管狭窄的病因众多,最常见的是外科术后胆管损伤与慢性炎性狭窄 | 2++ | B |
2 | 良性胆管狭窄的诊断需慎重结合病史、断层影像学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建议通过胆管细胞学检查、活检及长期临床随访进行确诊 | 1+ | A |
3 | ERCP术前有必要行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如MRCP和/或多排螺旋CT),这些检查可在ERCP术前提供有用的诊疗路径并有助于制定诊疗计划 | 1++ | A |
4 | 在内镜能到达十二指肠主乳头的前提下,ERCP是治疗大多数良性胆管狭窄的一线选择 | 2++ | B |
5 | 术前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应有选择地用于部分患者,例如复杂肝门部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 | 1++ | A |
6 | 以导丝超选并通过胆管狭窄需要内镜操作医师及其助手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并选用合适的导管与导丝 | 4 | D |
7 | 在处理严重的良性胆管狭窄时常需要以柱状气囊或探条行逐级递增式扩张,但在胆管外科术后早期阶段行扩张需极其谨慎 | 4 | D |
8 | 良性胆管狭窄单行柱状气囊扩张而不行后续支架置入极易发生狭窄复发 | 1++ | A |
9 | 并列置入多根塑料支架最长至1年,目前已成为大多数良性胆管狭窄的标准治疗策略,可以一次性置入最多数量的塑料支架,也可以多次操作并逐次递增置入的支架数 | 1++ | A |
10 | 不覆膜的自膨式胆管金属支架不应被用于治疗良性或性质尚不确定的胆管狭窄者 | 4 | D |
11 | 在良性胆管狭窄(例如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治疗中,置入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与置入多根塑料支架相比疗效相似,但所需治疗次数更少,支架留置时间更短 | 1++ | A |
12 | 为提高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的疗效,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预防支架移位 | 2++ | B |
13 | 在胃肠改道术后、内镜无法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及ERCP失败后,采用经皮胆管穿刺"对接"技术可能是有用的方法 | 2++ | B |
14 | 因胆管完全截断或被结扎而ERCP治疗失败的部分病例中,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 2++ | B |
15 | 一些新兴技术(例如磁铁胆管压迫再通术、胆管内双极射频消融术及胆管内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术)在部分经传统内镜与经皮介入治疗未成功的患者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3 | D |
16 | 对肝移植胆管吻合口狭窄与局灶性非吻合口狭窄的患者而言,ERCP是一线的治疗方法。尽早采取内镜下介入治疗效果更佳 | 1+ | A |
17 | 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是外科术后胆管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满意且与外科修复的疗效具有可比性 | 2+ | C |
18 | 采用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良性胆管狭窄可获得较好的狭窄缓解率 | 1++ | A |
19 | 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中,对良性胆管狭窄与胆管癌进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且具有挑战性 | 2++ | B |
20 | 对有症状的且存在胆管主要节段狭窄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建议行ERCP胆管狭窄柱状气囊或探条扩张治疗,也可同时行短期支架置入治疗 | 2++ | B |
21 | 对IgG4相关性胆管狭窄患者,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可能是非必须的,除非出现严重的梗阻性黄疸或急性胆管炎 | 2+ | C |
22 | 在有经验的医生中,采用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术在治疗外科胃肠改道术后的良性胆管狭窄方面具有可接受的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 1++ | A |
胆管良性狭窄内镜处理的亚太共识意见22条及等级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备注信息
A
胡冰,Email:
moc
.n uyilagnibuhrd
B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 (2015-83)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