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8.09.016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function and clinical value of micro RNA in sepsis
Wang Jiang
Zhao Shifeng
Xie Fei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8.09.016
551
65
0
0
0
0
APP内阅读
引用本文
王江,赵世峰,谢菲,等. 微小RNA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9):734-736.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8.09.016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脓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全身性重症感染性疾病,可并发脓毒症休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严重并发症。全球每年约有400万患者因脓毒症去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1
]。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构成了脓毒症复杂的调控网络,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
2
,
3
]。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由具有发夹结构的70~100个核苷酸大小的pre-miRNA通过转运蛋白exportion-5进入细胞质,且被核酸酶Dicer剪切加工而成,不直接参与编码蛋白质
[
4
]。其功能主要是直接结合到特定靶基因的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来影响功能基因的表达,从而对机体各类病理生理过程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
5
]。随着对脓毒症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miRNA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同时特异miRNA作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无创生物学指标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6
]。此外,尚有学者尝试使用靶向miRNA来治疗脓毒症,并已显示出潜在的临床价值
[
7
]。本文现就脓毒症中miRNA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综述如下。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备注信息
A
解立新,Email:
moc
.6 21103xleix
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670005,81170008)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