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危重症学会和欧洲重症监护学会制定了新的脓毒症定义和诊断标准,认为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 1 ] 。脓毒症的早期诊断难度大,总体病死率高。早期识别脓毒症并进行抗感染是脓毒症治疗重要举措,而过度强调早期应用抗菌药物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应在患者就医3 h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否则可能会加重器官功能障碍,降低器官恢复程度 [ 2 ] ;另一方面,对疑似脓毒症患者限定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甚至不适当的初始治疗 [ 3 ] 。最新指南仍然建议在诊断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后1 h内开始有效的静脉抗菌药物治疗 [ 1 , 4 ] ,但证据不充分。因此,可疑脓毒症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仍是脓毒症救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阎锡新,晁君善. 脓毒症抗感染治疗时机[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9):678-680.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8.09.004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