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览
布加替尼与克唑替尼一线治疗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牟向东
高博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9.03.022
863
25
0
0
0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背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一种驱动基因,约3%~5%的NSCLC患者携带ALK基因重排。布加替尼(Brigatinib)是新一代ALK抑制剂,对克唑替尼(Crizotinib)难治性ALK阳性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布加替尼与克唑替尼相比的疗效尚不清楚。

方法:在一项开放标签、Ⅲ期试验中,以1∶1的比例,将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布加替尼180 mg,1次/d或克唑替尼250 mg,2次/d。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和颅内缓解率。

结果:275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137例为布加替尼组,138例为克唑替尼组。第一次中期分析时,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9.3个月。布加替尼组1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的比例为67%,高于克唑替尼组的43%( P<0.001)。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1%(95% CI为62~78)和60%(95% CI为51~68);在有可测量病变的患者中,经证实的颅内缓解率分别为78%(95% CI为52~94)和29%(95% CI为11~52)。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结论:在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中,接受布加替尼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超过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

引用本文

牟向东,高博. 布加替尼与克唑替尼一线治疗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3):237-237.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9.03.022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背景: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一种驱动基因,约3%~5%的NSCLC患者携带ALK基因重排。布加替尼(Brigatinib)是新一代ALK抑制剂,对克唑替尼(Crizotinib)难治性ALK阳性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布加替尼与克唑替尼相比的疗效尚不清楚。
方法:
在一项开放标签、Ⅲ期试验中,以1∶1的比例,将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布加替尼180 mg,1次/d或克唑替尼250 mg,2次/d。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和颅内缓解率。
结果:
275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137例为布加替尼组,138例为克唑替尼组。第一次中期分析时,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9.3个月。布加替尼组1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的比例为67%,高于克唑替尼组的43%( P<0.001)。布加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1%(95% CI为62~78)和60%(95% CI为51~68);在有可测量病变的患者中,经证实的颅内缓解率分别为78%(95% CI为52~94)和29%(95% CI为11~52)。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结论:
在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中,接受布加替尼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超过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
备注信息
A

Camidge DR,Kim HR,Ahn MJ,et al. N Engl J Med,2018,379(21):2027-2039.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