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和短程加强治疗的疑问
费小蔷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9.03.020
737
94
0
0
2
0
APP内阅读
摘要
对2016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关于哮喘短程加强治疗提出几点疑问,希望专家指点。(1)如何界定哮喘短期症状加重与哮喘轻度急性发作?哮喘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加重为短期症状加重?如果出现喘息症状应该如何与哮喘轻度发作区别?(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否也可以同增加缓解药物一样"按需"使用?(3)短程加强治疗是否会对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的评估产生影响?
引用本文
费小蔷. 关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和短程加强治疗的疑问[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3):235-236.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9.03.020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
[
1
](简称为"指南" )发布已经近2年。作为指导性文件,"指南"对规范我国支气管哮喘(哮喘)的防治工作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认真学习"指南"后,对"指南"中关于哮喘短程加强治疗的方法有些疑问,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点。
一、如何界定哮喘短期症状加重与哮喘轻度急性发作
"指南"关于哮喘治疗方案的调整中介绍,可采用短程加强治疗,即"适用于部分哮喘患者出现短期症状加重,如发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季节性变应原暴露时,可选用增加维持用药剂量1~2周的方法"。这里提出了哮喘"短期症状加重"的概念。"指南"中关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概念是"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原有症状"应该就是指哮喘的症状,这里将哮喘(原有)症状加重纳入哮喘急性发作范围,但哮喘短期症状加重不应该是哮喘急性发作。哮喘的主要症状有喘息与气急,可伴或不伴有胸闷或咳嗽
[
1
]。那么,哮喘患者出现以上哪些症状加重为短期症状加重?如果出现喘息症状应该如何与哮喘轻度发作区别?
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也可按需使用吗
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控制药物,即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ICS、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
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另一类是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
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指南"表8中短程加强治疗推荐方案有增加常规缓解药物、增加常规控制药物、加用口服激素或就医3种。这里增加常规缓解药物与加用口服激素好理解,前者本来就是缓解药物,可以"按需"使用;后者不仅是控制药物,也是缓解药物。但增加常规控制药物则难以理解,严格地说,应该是增加ICS,因为其他一些控制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等似乎不好增加剂量。ICS只是控制药物,不是缓解药物,也可以同增加缓解药物一样"按需"使用?
三、短程加强治疗是否会对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的评估产生影响
哮喘的起始治疗方案是按照病情严重程度(间歇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进行分级(1级、2级、3级、4级),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反复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根据控制水平的变化调整(升级或降级)治疗方案
[
2
]。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用药情况、肺功能检查结果等复合指标分为哮喘症状良好控制(或临床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级。使用缓解药的次数是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评估的项目之一。
选用增加ICS剂量1~2周的短程加强治疗方法应该是为了预防哮喘急性发作。但正在接受规范治疗(特别是经过长期控制药物治疗)的哮喘患者,在发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季节性变应原暴露时,不一定会引起哮喘急性发作。也就是说,可以发生哮喘急性发作,也可以不发生哮喘急性发作。如果发生哮喘急性发作,则需要使用缓解药物;如果不发生哮喘急性发作,则没有必要使用缓解药物。因此,当哮喘患者在发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季节性变应原暴露出现短期症状加重时,常规增加维持用药剂量1~2周,虽然可以预防哮喘急性发作,但是否会对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的评估产生影响?
例如:1例正在接受ICS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在过去4周,发生一次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由于增加了ICS剂量1~2周,患者未发生哮喘急性发作,未使用缓解药物,是良好控制。但此例患者如果不增加ICS剂量1~2周,有可能会发生哮喘急性发作,需要使用缓解药物,是部分控制。那么,此例患者是按照良好控制处理?还是按照部分控制处理要升级治疗?以上问题当否?敬请批评指正!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备注信息
A
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