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胸后CT引导下经皮闭式胸膜活检术一例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9.03.016
745
53
0
1
1
2
APP内阅读
摘要
胸膜组织活检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的重要手段。经皮闭式胸膜活检和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为目前最常用的胸膜组织活检方法。经皮闭式胸膜活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经济、可重复操作的优点,但非直视下获取病理标本阳性率不高。内科胸腔镜在直视下获取胸膜病变组织标本阳性率高,但创伤较大、费用较高、技术要求较高。我们通过报道1例采用人工气胸后CT扫描发现胸膜病变,在CT引导下经皮闭式胸膜活检明确诊断,提示人工气胸后CT引导下经皮闭式胸膜活检可能提高组织活检的阳性率。
引用本文
杨澄清,杜荣辉,曹探赜. 人工气胸后CT引导下经皮闭式胸膜活检术一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3):227-228.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9.03.016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患者女,41岁,因"体检发现右侧胸腔积液1个月"于2018年8月13日入住我院。患者无发热、咳嗽、咯血及胸痛等症状。入院前曾于2018年7月24日至8月9日在当地区人民医院住院,胸部CT(
图1
,
图2
)显示右肺多发结节伴右侧胸腔积液,行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双侧支气管黏膜炎性改变,BALF结核菌涂片、真菌涂片、普通细菌培养等细菌学检查均阴性,右侧胸腔穿刺胸腔积液细胞学见大量淋巴细胞,未见肿瘤细胞。因未能明确诊断转诊至我院。既往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6.7 ℃,脉率93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138/81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右下肺叩诊浊音,心脏及腹部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右肺多发结节伴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检查血常规、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均正常。肿瘤标志物除糖类抗原125(48.5 μg/L)轻度升高外,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片段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均正常。PPD阴性,结核斑点试验(T-SPOT)阴性。ESR为20 mm/1 h,C反应蛋白为0.91 mg/L。右侧胸腔积液呈黄色微浑,李凡他试验阳性,细胞计数2 000×10
6/L,淋巴细胞占75%,中性粒细胞为25%,总蛋白为42.2 g/L,葡萄糖为4.48 mmol/L,腺苷脱氢酶为9.0 U/L,乳酸脱氢酶为167 U/L,细胞学见大量淋巴细胞,未见肿瘤细胞。
胸部CT(2018年7月24日)可见右肺胸膜下多发结节伴右侧胸腔积液(图1为肺窗,图2为纵隔窗) (2018年8月15日)人工气胸后左侧卧位胸部CT扫描显示右侧壁层胸膜结节(黑箭头) (2018年8月15日)胸部CT显示穿刺针在结节处(黑箭头)
为明确诊断拟行右侧胸膜组织活检。由于经皮闭式胸膜盲检非直视下获取的病理标本阳性率不高,我们采用人工气胸后发现胸膜病变,再在CT引导下行经皮闭式胸膜活检术提高胸膜活检的阳性率。首先常规给予右侧胸腔穿刺置管抽取黄色胸腔积液约300 ml后向胸腔注入空气300 ml,然后左侧卧位行胸部CT增强扫描,CT显示右侧壁层胸膜多发结节(
图3
,
图4
)。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改良的Cope针对异常胸膜结节进行活检,活检3次,取材满意。组织病理倾向腺癌(
图5
),免疫组化:CK7(+),TTF-1(+),NapsinA(+),CEA(+),Calretinin(-),Vimentin(+/-),D2-40(+/-),WTI(-),MC(-),EMA(+),Ki67LI:10%左右,右侧胸膜活检免疫组化支持腺癌诊断。
右侧胸膜组织HE染色显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不规则腺管样结构浸润,腺上皮排列失极性,核深染有异型,病理诊断腺癌低倍放大
讨论
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膜组织活检可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为其病因确诊的重要诊断方法。传统的经皮闭式胸膜活检术虽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经济、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
1
],但是非直视下获取的病理标本阳性率不高,尤其是对灶性分布的胸膜病变。一项2 893例患者的研究中,经皮闭式胸膜活检诊断率为57%
[
2
]。而内科胸腔镜在直视下获取胸膜病变组织标本,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效率高达92.6%
[
3
],但是胸腔镜检查创伤相对较大、费用较高、技术要求高,且大部分医院不具备内科胸腔镜的条件。
由于胸膜病变组织在CT扫描下与胸腔积液密度相似,所以CT扫描对胸腔积液患者难以发现胸膜下病变。而空气胸膜界面的比对可提高CT对胸膜下病变的检出。Edward等采用胸腔内注气的方法,通过胸部CT增强扫描提高了空气胸膜界面上胸膜异常病变的检出
[
4
]。我们采用人工气胸的方法,通过CT增强扫描检出胸膜病变,从而在CT引导下对异常胸膜病变组织进行经皮闭式胸膜活检,以提高非直视下胸膜活检的阳性率。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人工气胸后采用CT扫描如发现胸膜下病变为CT引导下经皮闭式胸膜活检的适应症,如未发现胸膜下病变可进一步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理论上,胸膜活检同时联合快速现场评价(rapid on-sit evaluation,ROSE)可提高胸膜活检诊断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次数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
[
5
]。
参考文献
[1]
[2]
[3]
[4]
[5]
备注信息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