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专家建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国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9.004
Expert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The Subspeciality Group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Group of Infectious Disease Surveillance of Pediatrics
the Editorial Board,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9.004
5113
1855
0
3
165
29
APP内阅读
摘要
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菌血症、脑膜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和外阴阴道炎常见。目前引起感染的HI菌型以不定型菌株为主,侵袭性感染临床症状较严重。病原诊断包括各种标本的培养、核酸检测、抗原抗体检测。近年HI耐药日益严重,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本建议在阐述HI病原学、疾病负担、细菌耐药性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对本病的诊断、抗感染治疗策略提出建议,对疫苗预防提出新的思考。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国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专家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19,57(9):663-668.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9.004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流感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儿童呼吸道和生殖道标本经常分离到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
1
,
2
,
3
],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
4
]、细菌性中耳炎
[
5
,
6
]、急性鼻窦炎、结膜炎和青春前期女童细菌性阴道炎的常见病原菌
[
2
],也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和化脓性骨关节炎等侵袭性感染
[
7
,
8
],严重威胁儿童健康。侵袭性HI疾病的定义为从无菌部位分离到HI的感染。侵袭性HI疾病以5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发生于无基础疾病的个体,临床症状往往较严重,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各种后遗症
[
7
,
8
,
9
,
10
]。非侵袭性HI疾病预后较好,但因在儿童中发病率高,疾病负担也很重。为帮助广大儿科医生更好地认识儿童HI疾病,达到熟悉HI疾病特征、提高病原学诊断和精准抗菌治疗的目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国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细菌耐药监测(infectious diseases surveillance of pediatrics,ISPED)协作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儿童HI疾病的病原学特点、疾病负担、细菌耐药表型、临床表现、实验检测和疫苗研究等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经过1年的酝酿及多次专家集中讨论,制定本建议。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