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吸入装置的选择与应用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1.018
2916
730
0
0
21
12
APP内阅读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疾病负担重。吸入疗法作为慢阻肺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起效快速、使用方便;但临床仍存在医患对吸入装置特性认识不足、吸入装置使用不当、吸入药物选择不同、吸入方法掌握不妥等情况,导致患者症状控制不佳、急性加重增多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重点介绍吸入药物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吸入装置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吸入药物疗效的因素等,以利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吸入装置,从而实现慢阻肺的全程规范化管理。
引用本文
文文,谢宝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吸入装置的选择与应用[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1):75-79.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1.018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2015年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患病人数接近1亿,其中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3.7%
[
1
]。随着吸烟人数增加、空气污染以及社会老龄化,我国慢阻肺患病率仍将保持上升的趋势。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治疗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未来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风险
[
2
]。由于呼吸道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吸入治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快速起效和全身药物暴露少的特点。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和2019年"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等均推荐吸入疗法作为慢阻肺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
[
2
,
3
]。目前慢阻肺患者的吸入治疗药物主要包括β
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及复方制剂,不同种类的吸入药物配备不同的吸入装置,患者可以有多种选择。但由于慢阻肺患者多数年龄大、认知性和依从性不同、理解和协调能力不足,对吸入装置使用方法和技巧不够到位而影响疗效,从而导致患者症状控制不佳,急性加重次数增多
[
2
,
4
]。临床医师要做好慢阻肺的全程规范化治疗和管理,首先必须了解吸入药物的种类和药学特性,不同吸入装置的构造原理和吸入方法,有效把控影响吸入疗效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充分发挥吸入药物的治疗效果。
附录
问答题:
1.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主动喷雾装置的药物肺部沉积率的因素?
A.药物颗粒大小
B.装置内部阻力
C.药物运行速度
D.药物输出持续时间
2.以下哪种吸入装置适合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
A.pMDI(包括带或不带储雾罐)
B.DPI
C.SMI
D.雾化吸入器
3.理想的吸入药物颗粒粒径为:
A.>5 μm
B.2~5 μm
C.1-2 μm
D.<1 μm
4.在现有DPI中,老年慢阻肺患者较易掌握和错误率较低的是:
A.都保
B.吸乐
C.准纳器
D.易纳器
E.比斯海乐
5.以下哪种情况不考虑转换吸入装置?
A.经多次培训后仍无法掌握正确的吸入技术
B.患者对目前使用的装置满意度低
C.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D.患者不愿意换装置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备注信息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