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刘又宁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1.001
999
104
0
1
2
1
APP内阅读
摘要
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创刊66年与即将编委会换届之际,现任总编辑对杂志的辉煌历史、历代编委会与编辑部的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了简要总结与回顾。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并对本杂志能再创辉煌寄以厚望。
引用本文
刘又宁. 我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1):1-2.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1.001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现今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创刊于1953年7月,最初名为《中华结核病科杂志》,1978年9月更名为《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1987年起改为现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至今已有66年的光辉历史。笔者从1991年10月正式进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编委,后来又历任一届常委、两届副总编、两届总编辑,至今已28年之久,与这本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刚做医生的20世纪70年代初,每位年轻呼吸科医生都将能在这本杂志发表哪怕只言片语视为荣耀,如某位老师能担任中华医学会杂志编委则更将受到格外的尊重。没想到不才笔者在十几年后能成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的一员,自然会感到十分珍贵与无限珍惜。去掉两次停刊共18年,我在本杂志长达2/3的出版时间里一直在编委会工作。在此即将换届,进入第九届编委会之际,特借杂志版面的一隅,简要汇报笔者对此杂志的评价与感言,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备注信息
A
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