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2019年中华肺癌大会暨中华肺癌学院成立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
马丽
张树才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3.028
442
56
0
0
1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肿瘤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主办,中华肺癌学院成立,启动仪式由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肺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主持。公布了中华肺癌学院的管理条例、组织构架、办学宗旨、学院院徽、学院使命和业务范围等。同期举行了中华肺癌大会,进行了学院首次肺癌诊疗的培训。

引用本文

马丽,张树才. 2019年中华肺癌大会暨中华肺癌学院成立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03):272-272.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3.028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肿瘤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主办,中华肺癌学院成立,启动仪式由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肺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主持。公布了中华肺癌学院的管理条例、组织构架、办学宗旨、学院院徽、学院使命和业务范围等。至此,首个以肺癌专科继续教育、合作共赢为目的,团结、规范、交流、提高为宗旨的学院成立了。
学院的愿景和使命是团结和组织国内最广大的肺癌相关学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制定更新肺癌相关的诊疗规范,并致力于在全国的专科医生和基层医生范围内进行培训、普及及推广;打造线上线下业务交流和继续教育的平台;致力于提高肺癌转化医学和临床多中心研究的沟通协作水平,让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在为期一天的中华肺癌大会上,进行了学院首次肺癌诊疗的培训。内容广泛,聚焦肺癌研究的热点。具体内容涉及到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呼吸科、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中华医学杂志社等,包括NSCLC治疗新进展、SCLC治疗的现状和进展、围手术期治疗的新突破、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发展历程、液体活检在肺癌领域的进展和全程管理、免疫治疗的现状和相关生物靶点的进行展以及临床转化、化疗在目前精准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耐药机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的研究等。与此同时,对于2019年中国原创的研究进行盘点,包括DNA甲基化的研究、新型靶向治疗标志物的研究、骨寡转移的研究、IIIA-N2期患者术后放疗的研究等。对于临床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从院士到科室主任、再到临床一线的工作者,参会的成员来自上海、北京、成都、西安、浙江、山西等,在进行知识更新的同时,也有了新的研究思路火花的碰撞,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基础转化型研究由此产生,这也是学院办学的理念和目标。
总之,此次大会的亮点在于,由中华医学会和杂志社牵头,由来自放疗科、胸外科、呼吸科和肿瘤内科的院士和教授作为名誉院长,成立了中华肺癌学院。为做肺癌相关研究的基础、临床等相关人员搭建了学习、继续教育、合作的平台,也对肺癌整个学科的多学科沟通合作、新药的研发以及转化型研究的展示提供了渠道,鼓励国内学者进行临床研究的工作,对于新的指南的公布和解读提供了平台。但愿,通过学院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增加更多的肺癌专业的人员的凝聚了,让世界舞台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共绘中国肺癌学科的新篇章。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