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ENGLISH ABSTRACT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治疗药物的思考
刘又宁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3.001
Pharmacotherapeutic about the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Liu Youning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Liu Youn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3.001
1639
121
0
0
4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与临床信息,对新型冠状病毒病常用药物做出评价。建议预防用抗菌药物要严格限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只应用于已出现肺损伤的患者,并且要注意用量与疗程的个体差异;抗病毒药的试用要慎重,并尽早得出已推荐药物要不要继续试用下去的结论,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损伤。

引用本文

刘又宁.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治疗药物的思考[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03):161-162.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3.001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应本人要求也受院领导指派,我于2020年2月9日来到武汉某战区总医院,该院收容了较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患者。数日内会诊了近百例患者,再加上在与其他战斗在第一线专家们的交流,笔者对该病的药物治疗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与最新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方案 [ 1 ](试行第五版修正版,简称方案)相一致,有的也稍有差别。
笔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的治疗目前仍应以对症和支持疗法为主。氧疗与包括无创通气、有创通气、体外膜氧合(ECMO)在内的呼吸支持疗法,是中、重度患者的根本治疗措施,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关于三类主要药物的具体应用原则,笔者的建议如下。
一、抗菌药物
包括抗细菌与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完全同意方案的意见: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还常常看到,不少的医生仅为"预防感染"而联合使用了美罗培南与利奈唑胺等,因此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与真菌感染(特别是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也不少见,建议方案对此制定更严格、更具体的规定。否则医生处方权不受任何限制,又是免费治疗,盲目与不恰当应用倾向很难得到纠正。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对大多数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国内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结果证明,在甲型流感患者治疗中大剂量激素的应用能增加病死率,中、小剂量则与不用没有差别 [ 2 ]。而对于与新型冠状病毒有80%左右基因相似度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陈荣昌教授发表在 Chest的研究结果表明 [ 3 ],激素对已出现肺损伤的患者是有效的,而对只有发热等轻症患者是无效的。激素对合并肺损伤的严重低氧患者的"立竿见影"样的疗效,曾给笔者留下过深刻印象。来到一线后也亲眼见到多例激素确切有效病例。希望开展随机对照研究,不要等疫情结束也拿不到有效与否的根据。
有限的实践经验提示笔者,激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的作用,可能与SARS相同,但对此专家们有不同意见,也需进一步的实践来证明。 "方案"规定,根据疫情,酌情短期(3~5 d)应用,剂量不超过1~2 mg·kg -1·d -1甲泼尼龙的建议基本是合适的。但也应强调个体差异,少数患者这个剂量与疗程都可能是不够的。
三、抗病毒药
近年抗病毒药的研发有了很大进展,但因新型冠状病毒是一全新病毒,不可能有现成的、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而新药研发耗时甚长。目前临床试用的都是抗其他病毒或抗疟疾药物,多数已批准上市,少数(如瑞德西韦)尚未获批任何适应证。目前只有磷酸氯喹拿到了临床有效的初步证据。
方案推荐的α-干扰素吸入,笔者无意见,因即使效果不佳也没有大的不良反应。利巴韦林,曾在SARS患者中广泛应用,笔者个人认为最终未能得到确切有效的结果,但相关不良反应却很常见。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本是抗艾滋病毒药,随着临床应用例数增多,多数临床医生认为无效,消化道不良反应也屡屡发生。
方案在临床特点里提到,部分患者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LDH)等增高,如果是已用过抗病毒药物者,应区分是原发病引起还是药物引起的。所以笔者认为即使是试用也要慎重,更不需上述两药联合使用。
有些抗流感药物也在试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某些冠状病毒是产血凝素的,所以法匹拉韦可能有效,但需设对照组的正规研究来证实。至于现在临床比较广泛应用的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而一般冠状病毒是不产神经氨酸酶的,所以除非怀疑有流感,否则不应使用。
笔者认为, "方案"推荐的利巴韦林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未必真正有效。而已有初步临床试验证据的法匹拉韦、磷酸氯喹等可优先试用。无论哪种药物都应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如已显示无效且有明显不良反应,则应考虑在新一版指南中及时进行修订。
文末,笔者解释一下没有应用"方案"规定病名的理由:因为相当一部分患者无肺炎,如"方案"中的轻型,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其命名为疾病(COVID-19)而非肺炎。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EB/OL]. [ 2020-2-8]. 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2/d4b895337e19445f8d728fcaf1e3e13a.shtml.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
Cao B , Gao H , Zhou B ,et al. Adjuvant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in Adults With Influenza A (H7N9) Viral Pneumonia.[J]. Crit. Care Med, 2016,44(6):e318-e328. DOI: 10.1097/CCM.0000000000001616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
Chen RC , Tang XP , Tan SY ,et al.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with glucosteroids: the Guangzhou experience[J]. Chest, 2006,129(6):1441-1452. DOI: 10.1378/chest.129.6.1441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