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疾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pH1N1)等]的部分患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19%~32% SARS患者需要住ICU接受呼吸支持治疗。2019年12月,在武汉市爆发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CP),约15%~30%患者会在短时间内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呼吸支持技术是SARI患者最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而呼吸支持相关设备与技术不恰当应用是导致院内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感染SARI病原菌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呼吸支持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以及预防相关的院内交叉感染是SARI患者呼吸管理的关键。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SARI) diseases (such as SARS, MERS, pH1N1) can rapidly progress to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with high lethality. The outbreak of a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can lead to 15%~ 30% patients developing into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Respiratory suppo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rapy for SARI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However, respiratory support is a high skilled technology, which means inappropriate application may bring 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cross infection of SARI pathogens among medical staff and non-medical personnel in hospital. Therefore, it is meaningful to established a standardized indication of respiratory support and to prevent related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in SARI patients.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学组.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规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指征与院感防控[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03):189-194.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3.010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 |
NPPV治疗1 h后PaO 2/FiO 2 ≤175 mmHg |
严重的低氧血症PaO 2/FiO 2 ≤147 mmHg |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 II)>34 |
潮气量(VT)>9.5 ml/kg |
PaCO 2增高 |
呼吸频率>30次/min |
治疗环境与医务人员 | |
负压单间病房 | |
病床间距至少1米以上 | |
减少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进入次数 | |
进入病房时应严格佩戴个人防护设备(PPE) | |
严密监测医务人员是否存在感染症状 | |
设备 | |
病毒/细菌过滤器(过滤效率99.9997%) [ 15 ]:放置在面罩与呼气阀之间(单回路),或者呼气支与呼气口之间(双回路) | |
双回路的无创呼吸机更能有效预防气溶胶的排出 | |
头盔优于其他无创连接方式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 15 ] | |
避免使用鼻罩 | |
减少使用呼气阀在面罩上的无创连接方式 | |
及时更换无创呼吸机的空气过滤装置 | |
连接与参数设置 | |
尽可能减少漏气量 | |
尽可能降低气道压力(如吸气压低于10 cmH 2O) | |
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如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等),降低呼吸驱动和分钟通气量 |
气管插管操作 | |
早期气管插管 | |
尽可能在负压单间病房内进行操作 | |
操作者必须严格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包括N95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头罩等 | |
佩戴动力型空气净化装置(power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PAPR)或正压头罩 | |
由气管插管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减少尝试次数 | |
插管时给予深镇静、肌肉松弛剂,避免清醒气管插管 | |
应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在简易呼吸器与面罩(或插管后与人工气道之间)安装高效细菌/病毒过滤器( 图2 ) | |
气管插管后房间应及时通风 | |
人工气道的管理 | |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痰液引流 | |
按需吸痰,避免频繁吸痰导致患者呛咳 | |
避免气管切开 | |
尽量避免或减少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 | |
使用支气管镜时必须使用三通接头,避免操作中呼吸机回路的断开 | |
持续负压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操作,避免频繁接触气囊上分泌物 | |
维持气囊内压力25~30 cmH 2O,避免气囊漏气 | |
避免进行胸部物理治疗避免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如适度镇静、肢体约束等 | |
呼吸机及其回路 | |
病毒/细菌过滤器(有效率99.9997):分别放置在呼吸回路吸气支与呼吸机出气口,以及呼气支与呼吸机呼气口之间 | |
避免呼吸机回路断开,避免断开时气溶胶的产生和肺泡的塌陷 | |
如果需要断开呼吸机回路(如转运),应在断开前先设置待机状态,短暂夹闭人工气道后重新接回呼吸机 | |
及时清理呼吸机回路内冷凝水 | |
使用一次性呼吸机回路,且不应常规更换呼吸机回路 | |
使用一次性可持续自动加水功能的湿化罐 | |
雾化吸入治疗 | |
避免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尤其是喷射雾化器的使用 | |
如需雾化吸入治疗,可以选择一次性筛孔雾化器或单人用定量气雾吸入剂(metered-dose inhaler,MDI)装置 | |
患者转运 | |
尽可能避免患者转运 | |
如需转运,必须在转运呼吸机出气口与人工气道之间安装细菌/病毒过滤器,或者具有细菌/病毒过滤功能的热湿交换器(heat moisture exchanger,HME) | |
转运时给予深度镇静或肌肉松弛,避免转运中躁动或频繁呛咳 |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