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专题
ENGLISH ABSTRAC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负性情绪状况调查研究
丁媛
阮瑜
涂金伟
何振丹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20.19.001
Study on negative emotions in medical students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DING Yuan
RUAN Yu
TU Jinwei
HE Zhendan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DING Yuan
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Faculty of Internal Medicine,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RUAN Yu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Faculty of Internal Medicine,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TU Jinwei
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HE Zhendan
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
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20.19.001
1411
6
0
0
2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负性情绪状况。

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量表)对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儿科专业180名学生进行负性情绪调查,分析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疫情期间是否长期居家3个方面对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结果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长期居家医学生焦虑维度得分明显低于未长期居家医学生( P<0.05)。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长期居家有助于缓解医学生焦虑情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生;负性情绪;焦虑;压力;抑郁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in medical students dur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2019) epidemic.

MethodsDepression-Anxiety-Stress scale (DASS-21)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in 180 senior students of Pediatric Medicine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Infects of gender, whether only-child and whether stay at home during epidemic on the negative emo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between stude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of only-child or not, while the anxiety score of home-stay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tudents that not home-stay during the epidemic( P<0.05).

Conclusion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home-stay measure might be helpful to alleviate the anxiety in medical students.

COVID-19;Medical students;Negative emotions;Anxiety;Stress;Depression
引用本文

丁媛,阮瑜,涂金伟,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负性情绪状况调查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9):4-6.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0.19.001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负性情绪又称负面情绪,是焦虑、紧张、悲伤、痛苦等情绪的统称。研究发现,不同的情绪极性具有不同的影响,人类对负性情绪更为敏感 [ 1 , 2 ]。压力、焦虑及抑郁是负性情绪最为常见的3个维度,所产生的不积极的情绪体验可能造成身体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时还可引起明显的身心伤害。负性情绪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普遍认为任何特定人群都有可能产生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甚至也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应重视负性情绪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积极消除负性情绪 [ 3 , 4 , 5 , 6 , 7 ]。医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一方面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重、临床实习繁忙,另一方面处于精神高度集中、医患关系紧张等现实中。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医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事件往往比同龄青年更多、更强烈,因此更易产生焦虑、抑郁及痛苦等负性情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大医护人员为守护人民健康无私奉献,承受了体力和心理的极大压力。此时,医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是否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这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医学生开展特殊时期负性情绪相关调查,不仅有利于掌握其心理健康水平,更能为培养更多能够胜任临床实际工作的合格医生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儿科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180人。
1.2 方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用修订的精简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量表)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该量表共21个项目,主要考察个体对抑郁、焦虑、压力的体验程度;从不符合到最符合采用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 [ 8 ]。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由其自行填写后回收问卷;筛选问卷,剔除填写有疏漏和(或)连续出现20个以上相同选项的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反向计分项目整理,录入有效数据。分析不同人口学变量特征研究对象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
2 结 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及研究对象人口学变量分布特征
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73份,问卷回收率96.1%。剔除无效问卷2份,剩余有效问卷17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0%。研究对象人口学变量分布特征见 表1
人口学因素 类别 例数( n) 比例(%)
性别 53 30.99
  118 69.01
独生子女 72 42.11
  99 57.89
长期居家 165 96.49
  6 3.51
研究对象人口学变量分布特征
2.2 不同人口学变量特征医学生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差异分析
男生和女生负性情绪及其各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长期居家学生焦虑维度得分明显低于非长期居家学生( t=-2.045, P<0.05),负性情绪得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冠疫情期间医学生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差异分析见 表2
项目 n 负性情绪 压力 焦虑 抑郁
性别          
  53 13.60±8.93 5.70±3.62 3.89±2.70 4.02±3.59
  118 11.81±10.33 5.11±4.19 3.46±3.01 3.24±3.79
t - 1.10 0.89 0.87 1.27
P - 0.274 0.38 0.38 0.21
独生子女          
  72 13.72±11.20 5.81±4.59 3.85±3.12 4.07±4.33
  99 11.37±8.81 4.92±3.52 3.40±2.85 3.05±3.19
t - 1.53 1.37 0.97 1.69
P - 0.13 0.17 0.34 0.93
长期居家          
  165 12.11±9.79 5.21±3.99 3.50±2.90 3.40±3.71
  6 19.33±12.11 7.67±4.32 6.00±4.00 5.67±4.18
t - -1.76 -1.48 -2.05 -1.47
P - 0.08 0.14 0.04 0.15
新冠疫情期间医学生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差异分析( x± s)

注:-表示此项无数据。

3 讨 论
负性情绪是人类对环境的心理反应之一,在面对困难、失落与挫折时,个体往往会出现压力、沮丧、痛苦、焦虑等情绪反应。短期存在的负性情绪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影响,比如短期或适当程度的压力,不但不会引起机体不适,反而还可能带来前进或奋斗的动力,有利于克服困难。然而,如果负性情绪长期存在,则会明显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危害身心健康。DASS-21量表包括压力、焦虑及抑郁3个维度,用以共同评估个体心理状况。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在学习、实习及生活等方面面临更多的压力,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临床实习任务繁重、医患关系紧张,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针对医学生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医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更易产生学习倦怠感 [ 7 , 8 ]。医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高于全国青年平均水平,与非医学生比较,医学生社会支持水平较高,但心理压力水平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 [ 9 ]。处于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受到学业繁重和临床实习忙碌的双重影响,负性情绪状况更值得关注 [ 10 ]。在面对负性情绪时,医学生良好的个体心理韧性和积极的社会支持,对缓解压力、积极应对和提升幸福感十分重要 [ 11 , 12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护人员作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奋战在一线,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身体素质,对心理素质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数医学生被要求长期居家,无法参与临床工作,仅少数学生仍坚持留守在临床实习岗位。虽然未返回实习岗位的学生无法深入临床,但对严峻的疫情和一线医护人员的高强度工作感同身受,在产生自豪感的同时,也难免产生负性情绪。如何顺利渡过这一难关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极大的挑战。本研究对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负性情绪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的负性情绪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长期居家与非长期居家医学生压力和抑郁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长期居家医学生焦虑维度得分低于未长期居家医学生( P<0.05),提示疫情期间居家和家人陪伴可有效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对改善负性情绪有积极作用。
负性情绪是医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临床实习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缓解负性情绪有利于其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和适应临床工作。本研究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负性情绪状况,为如何对医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心理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保护学生,培养更多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晓霄.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预期、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2): 295-299.
[2]
苏晶,段东园,张学民.负性情绪刺激对大学生多目标追踪能力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5): 521-531.
[3]
徐明津,冯志远,黄霞妮,等.中学生人格、心理韧性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广西教育, 2015, 27(1): 104-105.
[4]
冯雪,王继明.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学业适应的相关性及调节策略[J].理论观察, 2017, 34(9): 117-119.
[5]
曹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 22(11): 1222-1227.
[6]
袁慧勤.妇科患者负性情绪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1): 14-16.
[7]
林芬,张玲玲,罗振宇,等.医学生抑郁情绪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4): 148-153.
[8]
杨柳,姜文迪,蔡文鹏,等.军医大学学员负性情绪与倦怠的关系:疲劳的中介效应[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0(5): 554-559.
[9]
李双,闫翔宇,姚强,等.综合性大学院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心理压力比较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 35(1): 68-72.
[10]
李丽娜,高凌云,徐清,等.医学生实习阶段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1): 97-98.
[11]
杨炳丽,葛雪琴,张丽娜.医学生心理压力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3): 400-402.
[12]
任亮宝,王红霞.大学生心理韧性、负性情绪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 2015, 16(1): 36-40.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