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专家共识
《中国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专家共识(2020年版)》编写组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
·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00212-00082
Expert consensus on cy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serous effusion
The Writing Group of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Cy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Serous Effusion (the 2020 version)
the Expert Group of Cytopathology of Chinese Society of Pathology
Liu Dongge
Jin Mulan
·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00212-00082
3227
1195
0
2
70
18
APP内阅读
摘要
细胞学诊断在识别良性或恶性病因所致浆膜腔积液的检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和分期,并借助辅助检查指导临床的精准治疗。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没有公认一致的报告系统。为规范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诊断,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经过反复讨论,对浆膜腔积液样本的送检、保存、制作、评估、辅助检查的应用及报告形式等形成共识。
引用本文
《中国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专家共识(2020年版)》编写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专家共识[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06):539-543.
DOI:10.3760/cma.j.cn112151-20200212-00082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浆膜腔积液即胸腔、心包腔和腹腔等体腔内聚集的过量液体。各类良恶性疾病均可引起浆膜腔积液,它是部分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间皮瘤及一些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对于伴发浆膜腔积液的恶性肿瘤来说,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关系到肿瘤的诊断、分期、分级以及包括个体化治疗在内的患者诊治方案的选择。同时浆膜腔积液也是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 ICC)/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分子病理学等辅助检查的良好标本来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有时是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的唯一标本来源,尤其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常无法获得对应的组织学标本进行验证。因此浆膜腔积液标本的收集、运输和制备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充分制备、染色良好的涂片有助于最终实现准确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而规范化、标准化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又是临床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的前提。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医院间的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在标本制备、诊断标准及报告格式等各方面并不统一,甚至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不仅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影响各学科医师对细胞病理诊断结果的解读,最终影响患者利益。为此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制订了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我国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的规范化、标准化检查水平,为患者的诊治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细胞病理学依据。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