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
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
·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00714-00477
12721
5600
0
5
201
36
APP内阅读
摘要
如何正确诊断干眼是干眼临床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近年来干眼检查技术发展迅速。为了规范干眼诊断流程,提高干眼的诊断效率,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对不同干眼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对干眼的诊断标准进行更新,提出适合中国临床实践发展的干眼检查技术、诊断流程及标准,形成新的共识意见,以期推动我国干眼诊疗工作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临床干眼的诊疗水平。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41-747)
引用本文
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J].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0):741-747.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00714-00477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制定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对干眼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分级给出了明确的参考建议
[
1
]
,对我国干眼诊疗工作规范、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2
]
。2020年《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不仅对定义和分类进行了修订
[
3
]
,而且修改了干眼严重程度分级的标准,使之更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干眼研究不断深入,干眼检查和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国际陆续发布的2017年亚洲干眼共识(Asia Dry Eye Society,ADES)
[
4
]
、第2次国际干眼工作小组报告(Dry Eye Workshop Ⅱ,DEWS Ⅱ)对干眼检查和诊断的理念和技术进行了新的阐述
[
5
]
。基于干眼诊断领域的发展趋势,契合中国干眼临床诊疗的内在需求,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
[
1
]
,结合中国干眼临床诊断实践经验,经过多轮讨论修订,形成新的干眼检查和诊断共识。本共识重点针对各种干眼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干眼诊断标准及诊断流程、干眼分型及严重程度判别、易与干眼混淆的眼表疾病的鉴别等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干眼诊断规范化发展,提高干眼临床诊疗水平。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备注信息
A
刘祖国,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眼科及厦门眼科中心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61102,Email:
nc.
ud e.umxuilouguz
B
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10): 741-747.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00714-00477.
C
厦门大学干眼基金资助
D
本文为专家意见,为临床医疗服务提供指导,不是在各种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医疗标准,也不是为个别特殊个人提供的保健措施;本文内容与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厂商无经济利益关系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