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MR是基于PET和MR融合的多模态显像技术,兼具PET显像的高灵敏度以及多种靶向分子显像剂进行生物信息可视化的优势,和MR成像的解剖结构分辨率高、组织特征参数多元化及无电离辐射的特性。自2011年商品化PET/MR仪进入临床以来,该设备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显像及全身肿瘤的定性诊断、治疗前分期、治疗后评估及随访复查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PET/MR诊断报告是核医学科医师对PET/MR图像所见进行系统性、条理性描述和针对临床目的进行回应,并综合临床、影像、检验等多种信息给出倾向性诊断意见的最终书面体现形式。随着PET/MR的临床应用在我国逐步开展,各检查中心对PET/MR图像阅读、影像报告核心要素书面表达的实践应用日益增多。为指导核医学科临床常规PET/MR诊断报告的书写流程及内容,提升PET/MR临床应用规范化水平,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本共识,以利于推广PET/MR诊断报告的规范化,最优化发挥PET/MR检查的临床优势。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PET/MR诊断报告规范化书写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0,40(12):743-746.
DOI:10.3760/cma.j.cn321828-20200409-00143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