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髓系来源的异常分化原始细胞克隆性扩增为特征,年龄<60岁的患者长期生存率为35%~45%,年龄≥60岁的患者长期生存率仅为10%~15% [ 1 , 2 , 3 ] 。白血病复发是提高AML疗效的主要瓶颈。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不仅可用于疗效评估、复发预警,还可用于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抢先干预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因此,MRD检测已成为降低白血病复发、提高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AML患者的MRD检测方法包括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以及数字PCR(dd-PCR)和二代测序技术(NGS)等,其中dd-PCR和NGS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未被常规用于MRD评估 [ 10 , 16 , 17 , 18 ] 。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AML患者MRD检测以及如何将MRD检测结果应用于临床的指南或共识。为推动MRD在AML诊疗中的规范化应用、提高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组织国内AML诊疗领域的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制定了AML患者MRD检测与临床解读的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MRD的概念和检测方法、MFC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MRD、检测结果的临床解读等部分,具体如下。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11):889-897.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1.11.002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AML:急性髓系白血病;MRD:微小残留病;detectable MRD:可检测到的MRD;undetectable MRD:不能检测到的MRD。 a除初诊患者以外,难治/复发AML治疗后也需进行MRD评估
检测方法 | 敏感性 | 常规应用 | 评价 | |
---|---|---|---|---|
MFC | 10 -3~10 -5 | 是 | 优点:简便快捷、费用低,适用90%以上的AML人群 | |
缺点:抗原漂移;不能确定特定白血病亚群;分析过程复杂 | ||||
RQ-PCR | ||||
融合基因/NPM1突变 | 10 -4~10 -6 | 是 | 优点: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相对便宜,易标准化 | |
缺点:耗时间、要求靶基因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稳定表达、适用部分、RNA不稳定;仅适用30%~60%的人群 | ||||
WT1 | 10-2 | 是 | 优点:适用80%~90%的AML人群 | |
缺点:敏感性低、缺乏疾病特异性 | ||||
dd-PCR | 10 -4~10 -6 | 否 | 优点:绝对定量,不需要标准化曲线 | |
缺点:同RQ-PCR | ||||
二代测序技术 | 10 -3~10 -6 | 否 | 优点: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突变位点,可观察克隆演变,高通量 | |
缺点:费用高、结果易受背景噪音影响、无标准化 |
注:AML:急性髓系白血病;MRD:微小残留病;MFC:多参数流式细胞术;RQ-PCR: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d-PCR: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