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引起临床多学科关注,早期确切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其方法主要包括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鉴定、真菌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促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方法,提高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水平,我们邀请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了此共识。本共识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的应用人群、送检要求、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议,强调对于侵袭性真菌病高危患者,应综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正确取材送检、提高结果解读能力、了解不同方法的临床意义,以便合理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Early and accurate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IFDs) has attracted comprehensive attention, which is crucial to clinical outcome. The diagnostic methods include direct microscopy, 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fungi,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molecular biology and histopathology, etc. In order to assist clinicians to apply these methods appropriately and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IFDs,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were invited to discuss this consensus. Suggestions for intended population, testing requirements, explanation of result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were composed regarding invasive fungal diagnostic methods. In high-risk patients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t emphasizes to combine multiple diagnostic methods, take samples accurately, interpret result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methods, and provide better service to IFD patients.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血液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22,61(02):134-141.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10530-00383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真菌直接镜检 |
● 怀疑真菌感染患者的BALF标本及无菌体液(除血液外),应做真菌直接镜检,同时做真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 非无菌部位标本(痰、尿、粪等),如果做真菌培养,需要在培养同时做真菌直接镜检。 ● 真菌直接镜检敏感性不高,多次送检能提高检出率。 ● 活检组织标本在进行组织病理和真菌培养检查的同时,应做直接压片,荧光染色后进行真菌直接显微镜检查。 |
---|---|---|
真菌培养和鉴定 |
● 在送检真菌培养检查同时,应尽可能同时送检真菌直接镜检。 ● 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时,同时应进行真菌培养检查。 ● 真菌培养所需时间长于细菌培养,一般需要7 d,特殊情况需要2~4周以上,如果怀疑双相真菌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组织胞浆菌等),应同时在28 ℃和37 ℃两个温度下培养。 ● 非无菌部位真菌培养阳性,存在污染菌或定植菌可能,需要对培养所获真菌进行判断,是否有临床意义(即致病真菌),需要结合真菌直接镜检、组织病理检查、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真菌致病性等进行综合判断。 ● 真菌鉴定一般需要鉴定至种或复合群(complex)水平。根据菌种类型,参考相应真菌感染诊疗指南选择抗真菌药物治疗。少见真菌或从疑难重症患者分离到的致病真菌应做体外药敏实验,作为临床用药参考。 |
|
血清学检查 |
● 样本类型多为血清,部分检查可用于脑脊液、BALF或其他体液。 ● 常用方法为: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CrAg)、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实验)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用于诊断隐球菌病,脑脊液或血清抗原阳性是隐球菌病的确诊证据。 ● GM实验适用于怀疑侵袭性曲霉病的患者,检查血清或BALF。阳性结果是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断证据之一。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真菌学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 ● G实验可用于怀疑侵袭性真菌病(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肺孢子菌病等,不包括隐球菌病、毛霉病)的患者。阴性结果排除真菌感染的意义更大。 ● 抗体检测适用于无明显免疫抑制人群。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可检测曲霉IgG抗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可检测曲霉特异性IgE抗体。 |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 商品化真菌分子检测方法有限,国外有念珠菌T 2磁共振(T 2MR)结合PCR技术检测念珠菌血症的设备。 ●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多种深部感染真菌(曲霉、肺孢子菌、念珠菌)检测中有应用前景。 ● 二代测序不作为常规检测推荐,疑难病例可开展对无菌组织、无菌体液或BALF的二代测序。 |
|
组织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 免疫抑制人群怀疑真菌感染时,应尽可能做组织活检。 ● 活检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同时,应采集新鲜组织做组织真菌培养。 ● HE染色不易发现真菌成分,应做针对真菌的特殊染色:六胺银染色(GMS)或过碘酸锡夫染色(PAS)。 ● 免疫抑制人群,不能明确感染种类时,组织病理的特殊染色需包括针对真菌的GMS或PAS;针对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针对细菌的革兰染色。 ● 怀疑双相真菌中马尔尼菲篮状菌或组织胞浆菌感染时,骨髓穿刺液可做吉姆萨染色。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国家血液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2): 134-141.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10530-00383.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