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报道 1例表现为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肺吸虫性胸膜炎病例,简述内科胸腔镜在该病的诊疗中的作用,着重展示了该病的内科胸腔镜表现,并通过回顾与分析相关文献,总结了该病的胸腔镜下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引用本文
简竹,阮航,苏建,等. 内科胸腔镜下诊治肺吸虫性胸膜炎1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2,45(03):302-303.
DOI:10.3760/cma.j.cn112147-20210628-00449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患者男,47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1年余,再发加重20余天”于2020年10月21日收入我院。该患者于入院前1年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外院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积液,查血提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考虑“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胸腔积液”,并给予胸腔穿刺引流及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泼尼松龙,40 mg/d×7 d)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口服1个月后逐渐减量并停药,停药后仍有症状,但因患者自觉尚可耐受未行复查。入院前20余天,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影响日常体力活动,为求明确检查入我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最高压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1片/d),自诉血压可。吸烟30余年,20支/d。入院查体:右下肺未闻及呼吸音,余肺呼吸音清。心腹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55×10
9/L;嗜酸粒细胞计数:0.78×10
9/L;尿糖:±;红细胞沉降率:31 mm/h;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8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71 U/L;总胆红素:28.9 μmol/L;直接胆红素:10.0 μmol/L;间接胆红素:18.9 μmol/L;谷氨酰转肽酶:168 U/L;总IgE:437.00 kU/L;其余血管炎、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胸腔B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图1
)。
患者胸腔B超(2020-10-21):右侧胸腔可见无回声区,深度9.54 cm,可见条索状高回声,有分隔形成 患者胸腔镜下胸腔积液表现(2020-10-23):胸膜腔内可见大量胸腔积液,外观呈黄色浑浊,肺叶漂浮其中,吸引出500 ml胸腔积液后可见胸膜腔内散在分布坏死物质 患者胸腔镜下肋胸膜表现(2020-10-23):肋胸膜沿肋骨走行方向可见大量黄白色坏死物质附着,坏死物质下可见散在粟粒样结节,肋胸膜脏层胸膜间可见粘连带 患者胸腔镜下脏层胸膜表现(2020-10-23):脏层胸膜可见大量黄白色坏死物质,坏死物质质软,易吸引,吸引后脏层胸膜充血,部分肉芽组织增生 患者胸腔镜下膈胸膜表现(2020-10-23):膈胸膜被覆大量黄白色坏死物质,并散在分布纤维索条 患者病理检查见凝固性坏死,另见少许纤维结缔组织,血管轻度增生,少量嗜酸细胞浸润 HE 低倍放大 治疗后患者胸腔B超(2021-1-13):右侧胸腔积液明显吸收,无纤维条索及肺不张
为明确患者胸腔积液病因,在局麻下行人工气胸后,于右侧第7肋间切开1.5 cm切口,逐层分离胸壁,置入TROCAR后插入电子胸腔镜,镜下见右侧胸腔较多粘连带,右侧肺叶漂浮在胸腔积液中,壁层胸膜及膈肌可见表面广泛分布黄白色坏死物质,部分可见胸膜增生结节。于此壁层胸膜行黏膜活检,吸取胸腔积液送检胸腔积液常规、生化、脱落细胞、X-pert、涂片找抗酸杆菌,退出胸腔镜后,行胸腔闭式引流(
图2
,
3
,
4
,
5
)。胸腔积液常规检查:李凡它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630.00×10
6/L;胸腔积液生化:胸腔积液糖:0.45 mmol/L;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2 133 U/L;胸腔积液蛋白:79.6 g/L;胸腔积液腺苷脱氢酶:30 U/L;胸膜活检结果:胸膜凝固性坏死,另见少许纤维结缔组织,血管轻度增生,部分嗜酸粒细胞浸润,考虑寄生虫感染(
图6
)。脱落细胞、X-pert、涂片找抗酸杆菌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完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查肺吸虫IgG抗体阳性。结合各项临床资料,考虑诊断为:肺吸虫性胸膜炎,并予以口服吡喹酮(0.2 g,每天3次,共3 d)。3个月后门诊复查,患者血嗜酸粒细胞下降,胸腔积液明显吸收(
图7
)。
讨论
肺吸虫属于并殖吸虫属,常因患者食用未煮熟的淡水螃蟹、喇蛄等原因寄生人体导致肺吸虫病
[
5
]
。三峡库区是肺吸虫病的严重流行区
[
6
]
。肺吸虫病的典型体征为铁锈色痰中含有寄生虫卵、血液、坏死物质和 Charcot-Leyden 晶体
[
7
]
。使用ELISA检测吸虫抗体有92%的敏感度和97%的特异性
[
8
]
。抗体水平可能在予以有效治疗后出现短暂升高,这可能是蠕虫死后释放的某些物质引起的反应有关
[
7
]
。因此,免疫学测试阳性并不总是表明存在活动性感染。
约70%肺吸虫病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
[
9
]
。胸腔积液表现为pH值降低,葡萄糖水平降低,总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53%的患者腺苷脱氨酶浓度升高
[
10
]
。肺吸虫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为:(1)虫体直接刺激胸膜引起反应性增生、渗出;(2)虫体及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引起免疫病理反应、炎症,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也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
[
11
]
。肺吸虫性胸膜炎胸腔镜下的形态学与病程的相关性:在肺吸虫病病程早期,患者胸腔镜下的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结节样改变以及胸膜肥厚伴充血水肿,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出现胸膜坏死。肺吸虫的胸膜活检病理特征为:嗜酸粒细胞浸润多见,其次是慢性炎症以及凝固性坏死。吡喹酮都是治疗肺吸虫病的首选药物
[
12
]
,在治疗早期加入类固醇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并防止药物过敏反应
[
13
]
。此外,三氯苯达唑对肺吸虫病也有效
[
14
]
。
尽管ELISA是目前除检测虫卵外用于诊断肺吸虫病最强大的工具,但检测需耗时数天甚至数周,胸腔镜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备注信息
A
王迎难,Email:
moc
.3 61nywcy
B
简竹, 阮航, 苏建, 等. 内科胸腔镜下诊治肺吸虫性胸膜炎1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 45(3): 302-303.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10628-00449.
C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