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ENGLISH ABSTRACT
向苏联学习:20世纪50年代中国“针灸科学化”的历史面向
肖雄
李剑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200823-00132
An historical review of "scientific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1950s --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Xiao Xiong
Li Jian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Xiao Xiong
Basic medical schoo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Li Jian
Basic medical schoo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200823-00132
550
82
0
1
3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大力吸收以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代表的苏联医学,开展针灸科学化研究。具体体现在经络理论与针灸机制的“科学化”重构,开展穴位测电与皮肤活动点的实验研究,发明并广泛应用中西结合针灸疗法等方面。“学习苏联”构成了当时“针灸科学化”的重要一端,也对当代中国针灸学的形塑产生了显著影响,促使针灸科学化发展由外部驱动转变为自发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间的摩擦与容适。梳理这段史实,分析得失利弊,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下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供历史借鉴。

针灸;学习苏联;中医科学化
ABSTRACT

The medicine of the Soviet Union represented by Pavlov's advanced neurological theory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medical system for the New China in the 1950s. In term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t embodied in the 'scientific' reconstruction of main and collateral channels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ported on acupoint electric measurement and skin active point, and developed acupuncture theory with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is sense,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scientise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hich influenced the constructing of contemporar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hina and drov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se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addition, inevitably, it led to some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modern science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This review of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the analysis of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ynthesis of its experiences, will provide an historical reference to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learning the Soviet Union;scientif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jian, Email: mocdef.uabhosnaijilyz
引用本文

肖雄,李剑. 向苏联学习:20世纪50年代中国“针灸科学化”的历史面向[J]. 中华医史杂志,2022,52(03):152-156.

DOI:10.3760/cma.j.cn112155-20200823-00132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针灸在近代虽历经清末道光帝“禁针诏”和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案”等波折,但因备受中国共产党的重视,自延安时期便处于医疗保障的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在提倡发挥针灸医疗价值的同时,用科学方法整理与研究针灸也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工作的重要议题。尤其在全国“学习苏联”的广泛动员下,针灸工作者从以巴甫洛夫学说为代表的苏联医学中找到新的阐述路径,针灸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参考文献
[1]
为坚持生物科学的米丘林方向而斗争[N]. 人民日报,1952-06-29(3).
[2]
武衡. 中国科学院学习苏联先进科学经验交流座谈会总结[J]. 科学通报, 1954(8):6-11.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
K·M·贝考夫,A·T·松尼克,吴钧燮.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J]. 科学通报, 1952(5):23-2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4]
阎德润. 新医学思想[J]. 良师益友, 1951(8):575-576,521.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5]
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发布关于开展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的通知[J]. 人民军医, 1953(3):77-78.
[6]
朱琏. 新针灸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4:74-80.
[7]
焦国瑞. 从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的体会中试谈针灸疗法的治疗原理[J]. 中医杂志, 1953(8):31-3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8]
鲁之俊. 认真学习和研究祖国的医学[N]. 人民日报,1955-08-24(3).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9]
朱式夷. 经络学说的实质与今后研究方向的我见[J]. 中医杂志, 1958(5):333-33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0]
魏如恕,王丽琛,庞继先,. 针刺疗法在临床上疗效的观察和原理的研究[J]. 良师益友, 1951(10):637-65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1]
董华农. 从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看中国的针灸医术上之三问题[J]现代医药杂志, 1951(7/8):7-1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2]
Г.Фолъборт,А.Подщибякин,陶义训. 皮肤活动点和针灸疗法[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8(2):28-2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3]
曾义宇. 学习苏联采用电位的测验来发掘中医药的潜在力量[J]. 中医杂志, 1954(11):4-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4]
曾义宇. 苏联医学上"皮肤活动点"的新发现和祖国针灸学的伟大远景[J]. 中医杂志, 1954(2):3-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5]
顾荣复,端木肇夏. 对经络与神经系统关系的看法[J]. 江苏中医, 1959(12):36-3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6]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络研究小组. 关于经络的研究[J]. 天津医药杂志, 1959(3):175-18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7]
石志华,贺维彦,王志安,. 有关经络存在的几点科学证据[J].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60(2):130-133, 135, 137-13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8]
何若. 应用巴甫洛夫学说改进针灸的进针技术——啄诱快刺法[J]. 针灸医学, 1954(10):2-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9]
桂林市结核病防治所.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资料选集:第2集[M].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1959.
[20]
魏稼. 金针治疗21例胃溃疡的初步观察[J]. 江西中医药, 1956(3):48-51.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1]
白希兰. 科学研究论文选集:第2集[M]. 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教研组, 1959.
[22]
朱龙玉. 电针疗法的诞生[M]. 北京:工人出版社, 1956.
[23]
庞毅明. 神妙的金针[N]. 浙江日报,1957-11-04(3).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4]
朱龙玉. 神经注射疗法[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59:前言2.
[25]
新华社. 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经络、针灸学术座谈会 中西医促膝相谈交流经验[N]. 人民日报,1959-08-15(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6]
何焕奎. 从巴甫洛夫学说观察针灸疗法[J]. 江西中医药, 1952(4):23-2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7]
三位苏联医师来我国考察针灸疗法[J]. 中医杂志, 1956(6):337-338.
[28]
荆小俦. 从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的体会讨论中医科学化的一些问题[J]. 中医杂志, 1954(8):3-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9]
莫浣英,李鹏,谭德培,. 人体皮肤电现象的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9(7):21-2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0]
章龙. 关于经穴与皮肤活动点的讨论[J]. 福建中医药, 1988(2):43-4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1]
陈岩波. 针灸学传入苏联的简史及其发展现状[J]. 针灸学报, 1991(3):54-5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2]
傅连暲. 坚定不移地学习苏联先进科学[N]. 人民日报,1957-10-19(7).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3]
健康报社论. 坚定不移地向苏联学习[J]. 江西中医药, 1957(11):1-2.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4]
承淡安. 关于针灸界应该首先学习研究经络学说的意见[J]. 中医杂志, 1957(1):24-2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5]
项平,夏有兵. 承淡安针灸经验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7-21.
[36]
德桑蒂,达西尔,范赛依,. 资产阶级科学与无产阶级科学[J]. 科学通报, 1951(2):120-12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7]
王大增,朱利朝,吴敬新,.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道路[J]. 中医杂志, 1958(2):143-144,113.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备注信息
A
李剑,Email: mocdef.uabhosnaijilyz
B

肖雄, 李剑. 向苏联学习:20世纪50年代中国“针灸科学化”的历史面向[J]. 中华医史杂志, 2022, 52(3): 152-156.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200823-00132.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