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与争鸣
ENGLISH ABSTRACT
简帛医经文献分类再讨论
张雷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190929-00090
Classification of medical theory documents with Bamboo Slips and Silk Documents
Zhang Lei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Zhang Lei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12,China
·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190929-00090
282
57
0
0
0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汉书·艺文志》对“医经”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具体书目,对研究出土简帛医学文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学界对其分类的认识并不一致。通过重新系统梳理简帛医经文献,认为除了马王堆汉墓帛书、张家山汉简、老官山汉简的医经内容外,还要吸收战国秦汉时期《日书》的部分内容。

简帛;医经;《日书》
ABSTRACT

Yi Wen Zhi in Han Shu summarised the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classics" and listed bibliographic details of relevant materials, providing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medical documents with unearthed Bamboo Slips and Silk. Howeve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it are currently not identical in terms of content.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content of "medical classics" has to be based on the medical theory documents with Banboo Slips and Silk from the Ma Wang Dui Han Tomb, Zhang Jia Shan Han Bamboo Slips and Lao Guan Shan Han Bamboo Slips, in particular, part of the Ri Shu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and Han Dynasties, after re-combing out the medical documents with unearthed Bamboo Slips and Silk systematically.

Bamboo Slips and Silk;medical theory documents; Ri Shu
Zhang Lei, Email: mocdef.3ab61714714ielgnahz
引用本文

张雷. 简帛医经文献分类再讨论[J]. 中华医史杂志,2022,52(03):177-181.

DOI:10.3760/cma.j.cn112155-20190929-00090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医经”是《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对中医书籍分类提出的一个重要类别,该类书籍主要是讲述中医学基础理论。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境内陆续发现了大量先秦秦汉涉医简帛文献,学者们按照《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标准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分类研究为学界认识和发掘古代佚书的历史价值,以及考察学术源流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笔者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探讨,进而尝试对简帛医经的分类进行系统归纳。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参考文献
[1]
罗振玉,王国维. 流沙坠简[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95-99.
[2]
李学勤.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7-12.
[3]
李零. 中国方术正考[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238.
[4]
刘钊. 出土简帛的分类及其在历史文献学上的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67-72.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5]
马继兴. 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20-32.
[6]
骈宇骞. 出土简帛书籍分类述略(方技略)[J].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3):4-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7]
骈宇骞. 简帛文献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317-320.
[8]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 汉墓 [J]. 考古, 2014(7):59-7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9]
陈艳. 出土文献分类整理述略——以«汉书·艺文志»的版本为体例[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13:25-2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0]
孔德超. 以出土简帛补«汉书·艺文志·方技略»[EB/OL].( 2015-05-24).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531.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1]
王化平. 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及简帛医书的分类[C]//张德芳. 甘肃省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7:333-341.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2]
马继兴. 马继兴医学文集[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9:185.
[13]
张雷. «治百病方»不等于«武威汉代医简»[J]. 中华医史杂志, 2013,43(2):118-11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四川成都天回汉墓医简整理简报[J]. 文物, 2017(12):48-57.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5]
柳长华,顾漫,周琦,. 四川成都天回汉墓医简的命名与学术源流考[J]. 文物, 2017(12):58-6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6]
陈伟. 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贰[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353-518.
[17]
高亨. 古字通假会典[M]. 董治安,整理. 济南:齐鲁书社, 1989:804.
[18]
黄怀信. 鹖冠子汇校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4:33.
[19]
黄晖. 论衡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 1990:977.
[20]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李景荣,苏礼任,娟莉,校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025.
[21]
高文柱. «外台秘要方»校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1:1420.
[22]
丹波康赖. 医心方[M]. 高文柱,校注.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71-690.
[23]
杨继洲. 针灸大成[M]. 靳贤,补辑重编. 黄龙祥,整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6.
[24]
刘立勋. 武威汉代医简文字编及集释[D]. 长春:吉林大学, 2012:65-6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工作队. 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6:4-161.
[26]
李昉. 太平御览[M]. 北京:中华书局, 1960:21.
[27]
陈伟. 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127-139.
[2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 九店楚简[M]. 北京:中华书局, 2000:52-124.
[29]
李家浩. 读睡虎地秦简«日书»"占盗疾等"札记三则[M]//黄德宽.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李家浩卷.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3:32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0]
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184.
[31]
刘渡舟. 伤寒论校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1.
[32]
程少轩. 放马滩简式占古佚书研究[M]. 上海:中西书局, 2018:72-73.
[33]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M]. 上海:中西书局, 2018:5.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居延汉简甲乙编[M]. 北京:中华书局, 1980:111.
备注信息
A
张雷,Email: mocdef.3ab61714714ielgnahz
B

张雷. 简帛医经文献分类再讨论[J]. 中华医史杂志, 2022, 52(3): 177-181.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190929-00090.

C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9ZDA19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 (AHSKZ2019D022)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