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分枝杆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高通量测序共识专家组
·
DOI: 10.3760/cma.j.cn311365-20221203-00492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mycobacterial diseases
Expert Group on Consensus for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Chu Naihui
Huang Hairong
·
DOI: 10.3760/cma.j.cn311365-20221203-00492
3911
838
0
1
16
8
APP内阅读
摘要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分枝杆菌病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临床医师对技术本身及如何合理应用检测结果仍存在很多疑问。本共识针对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据公开发表的研究数据和参与专家的应用经验,经众多专家讨论形成,为在分枝杆菌病诊断过程中合理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提供参考。
高通量测序;分枝杆菌;诊断
引用本文
高通量测序共识专家组.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分枝杆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41(03):175-182.
DOI:10.3760/cma.j.cn311365-20221203-00492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耐药诊断中优势明显,在分枝杆菌病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疑难分枝杆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耐药诊断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临床医师对于如何解读高通量测序结果、如何从大量数据中捕获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在诸多干扰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均存在困惑。鉴于此,高通量测序共识专家组针对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参考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并结合参与专家的临床使用经验形成本共识,以期提高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去伪存真,使这项先进的检验技术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已是订阅账户?
登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
小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