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ENGLISH ABSTRACT
民国时期分娩消毒观念对产婆形象的重塑
胡云天
甄橙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221010-00139
Remodeling midwifery by introducing sterilization in childbirth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Hu Yuntian
Zhen Cheng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Hu Yuntian
The School of Health Humaniti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China
Zhen Cheng
The Center for History of Medicine,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China
·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221010-00139
421
72
0
0
0
0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清末民初西方产科学传入中国,其中分娩消毒能够有效降低产后感染的发生。民国时期的中国妇婴死亡率较高,大部分是由产褥热与新生儿破伤风而导致,因此中国传统的接生人员(产婆)被认为是“肮脏”的。为了改善妇婴健康状况,民国政府大力发展助产事业,并将产婆纳入到助产教育之中加强相关教育。在推广新法接生、普及分娩消毒观念时,接生篮的使用降低了妇婴死亡率,进而使产婆形象有所改善。同时,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产婆在家庭助产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消毒;产婆;新法接生;助产教育
ABSTRAC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rates were high, most of which were caused by puerperal fever and neonatal tetanus. In this sense, Chinese traditional midwives were often regarded as "dirty". After western obstetrics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infection was effectively reduced with childbirth disinfection. To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women and infants,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ut in place measures to develop midwifery. The training of the traditional midwives was included in midwifery education. The delivery basket was used to help promote the new method of delivery and popularise the concept of sterilization of delivery. Thus, midwifery was remodeled and the remodeled midwiv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amily midwifery education.

disinfection;traditional midwife;new methods of delivery;midwifery education
Zhen Cheng, Email: nc.defudabe.umjbgnehcnehz
引用本文

胡云天,甄橙. 民国时期分娩消毒观念对产婆形象的重塑[J]. 中华医史杂志,2023,53(02):81-87.

DOI:10.3760/cma.j.cn112155-20221010-00139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西方产科学传入中国后,旧式产婆的接生方式受到了抨击。已有许多学者针对产婆的“污名化”问题和旧式产婆的改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章梅芳《民国时期北京产科接生群体的规训与形象建构(1912—1937)》 1、赵婧《西医产科学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产婆训练》 2、朱梅光《取缔抑或养成:近代国人关于旧式产婆出路之争》 3等,均指出民国时期社会普遍指责产婆因不懂得消毒知识、无法处理难产等,导致了产妇与婴儿的死亡。同时,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制定管理政策、建设教育机构等途径,针对产婆开展了新法接生的教育。但是,产婆从被指责到被改造的过程中,在社会中自身形象的转变及其价值还尚未有学者进行探讨。因此笔者围绕新法接生的核心内容“消毒”,来梳理产婆从“肮脏”形象,到“卫生”形象与“妇婴知识宣传者”形象的重塑过程,并由此探讨改造产婆的价值。
试读结束,您可以通过登录机构账户或个人账户后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参考文献
[1]
章梅芳,李戈. 民国时期北京产科接生群体的规训与形象建构(1912—1937)[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5-61.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
赵婧. 西医产科学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产婆训练[J]. 史林, 2013(4):1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
朱梅光. 取缔抑或养成:近代国人关于旧式产婆出路之争[J]. 安徽史学, 2013(4):82-8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4]
卡斯蒂廖尼. 医学史[M]. 程之范,甄橙,.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3.
[5]
赵婧. 近代 上海的分娩卫生研究1927—1949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4.
[6]
吴苗. 中国近代首部产科学译著«胎产举要»探析[J]. 中华医史杂志, 2018,48(1):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7]
阿庶顿. 产科学[M]. 广州:博医会, 1908:86-92.
[8]
竹中成宪. 竹氏产婆学[M]. 丁福保,. 上海:医学书局, 1909:34.
[9]
姚昶绪. 胎产须知[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9:1.
[10]
杨元吉. 生理胎产学[M]. 上海:杨元吉医师诊所, 1933:173-174.
[11]
瞿绍衡. 增订产科学讲义[M]. 上海:生生医院, 1939:146-150.
[12]
杨崇瑞. 产科教育计划[J]. 中华医学杂志, 1928,14(5):61-6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3]
周春燕. 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M]. 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0.
[14]
胡汀洲. 产褥热之原因[J]. 上海医报, 1930(9):8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5]
俞松筠. 科学达生篇[J]. 社会卫生, 1945,1(7):2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6]
王先麟. 改良产婆之我见[J]. 新医药杂志, 1934,2(6):116-118.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7]
敬告市民注意接生婆的一只筐子[J].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 1931(2):187-188.
[18]
梁景和. 婚姻. 家庭. 性别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55.
[19]
助产士条例[N]. 内政公报, 1928,1(4):145-148.
[20]
王勇. 中国现代助产教育的奠基:杨崇瑞与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特约)[J]. 天津护理, 2014,22(6):484-487.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1]
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 助产学[M]. 北京:正中书局, 1941:96-99.
[22]
日昭. 谈新和旧的接生问题[J]. 科学与生活, 1946,1:1-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3]
虞诚之. 产婆能没有医的知识吗[J]. 通俗医事月刊, 1919(2):22-27.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4]
陈姚樨屏. 中国今日宜养成产婆论[J]. 妇女杂志, 1916,2(4):7-9.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5]
吴葆光. 论中国卫生之近况及促进改良方法[J]. 新青年, 1917,3(5):82-9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6]
训政时期卫生行政方针(附各种规则):管理接生婆规则[J]. 中华医学杂志, 1928,14(5):95-97.
[27]
接生婆之训练:京市卫生局接生婆训练班第一次实习生摄影[J]. 南京市政府卫生局十九年年刊, 1931(4):96.
[28]
本校与平市保婴事务所合作述要[J].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 1931(2):157.
[29]
管葆真. 训练接生婆[J]. 江西助产月报, 1935,1(8):3.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0]
北平之保婴事务所[J]. 中华教育界, 1935,23(2):93.
[31]
法规:卫生部颁布开办接生婆训练班办法[J]. 无锡市政, 1930(4):123-124.
[32]
接生婆及助产士研究班之概况[J].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 1933(4):6-9.
[33]
姚灿绮. 训练旧式产婆的困难及改善[J]. 医药学, 1937,12(1):33-37.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4]
保婴事务所二十一年度工作弁言[J].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 1933(4):1.
[35]
胡景贞. 岗上农村服务区助产工作报告[J]. 江西助产月报, 1935,1(2):10.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6]
肖文敏. 从婴儿死亡率说道学育婴学之重要[J]. 江西助产月报, 1936,2(1):14-1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7]
第一助产学校附设训练班毕业纪事[J].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 1930(1):121.
[38]
管葆真. 在助产士的立场上如何执行保婴职务[J]. 江西助产月报, 1935,1(1):14.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9]
杨崇瑞. 助产教育计划大纲[J].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 1930(1):106.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40]
俞松筠. 关于上海产婆补习所之事实报告[J]. 医药评论, 1929(5):32-33.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41]
杨崇瑞. 论助产职业之重要[J].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 1931(2):5.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备注信息
A
甄橙,Email: nc.defudabe.umjbgnehcnehz
B
胡云天, 甄橙. 民国时期分娩消毒观念对产婆形象的重塑[J]. 中华医史杂志, 2023, 53(2): 81-87. DOI: 10.3760/cma.j.cn112155-20221010-00139.
C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 (22VJXT010)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