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
ENGLISH ABSTRACT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药科普干预及效果评价
王改平
徐娟
刘红风
作者及单位信息
·
DOI: 10.11655/zgywylc2024.10.010
Clinical science interven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ang Gaiping
Xu Juan
Liu Hongfeng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Wang Gaip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hi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ongji Shanxi Hospital, Taiyuan, Shanxi 030032, China
Xu Juan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hi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ongji Shanxi Hospital, Taiyuan, Shanxi 030032, China
Liu Hongfeng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hi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ongji Shanxi Hospital, Taiyuan, Shanxi 030032, China
·
DOI: 10.11655/zgywylc2024.10.010
238
16
0
0
0
1
PDF下载
APP内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用药临床科普干预在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23年10~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中医科100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次就诊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门诊药物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临床科普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以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科普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用药科普教育和干预,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规范治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对于微信小程序科普形式比较满意,该科普形式能够树立药师专业形象,构建药师服务新体系。

胃炎,萎缩性;科普干预;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opular science intervention in out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n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at the first diagnosis,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outpatient drug guidance,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clinical popular science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was 1 month.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popular scienc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faction significant ( P<0.05).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more ra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drug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n improv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promot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patients, ensure drug sfficac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popular science form of wechat mini program, which can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image of pharmacists and build a new service system for pharmacists, and is worth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Gastritis, atrophic;Popular science intervention;Medication compliance;Adverse reactions
Liu Hongfeng
引用本文

王改平,徐娟,刘红风.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药科普干预及效果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4,24(10):664-668.

DOI:10.11655/zgywylc2024.10.010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for this article from CCC.

评价本文
*以上评分为匿名评价
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到大众的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是当下迫切的需求。药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治愈困难,且易癌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前状态 [ 2 ]。有报道本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60岁以上老年人经病理检查证实萎缩性胃炎占83.3%,年龄每增长1岁,其发病率平均增加1.25% [ 3 , 4 , 5 , 6 ]。患者对该病的关注度往往超过了医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现代信息通讯的发展,患者经常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和自己的病情对号入座,易加重心理负担。如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比较模糊,自我管理欠缺,定期检查疏忽,则易导致病情加重或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 [ 7 ]。加之中西药使用品种多、中药口感差、服药时间长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 8 ]。因此有必要探索该疾病的科普干预新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乐之健康"微信小程序及各种健康教育行动,让患者正确、客观地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起到一级或二级预防的作用 [ 9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探讨科普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3年10~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中医科100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初次就诊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1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 居住地 文化程度 平均月收入
男性 女性 <60岁 ≥60岁 城镇 农村 高中及以上 高中以下 >3 000元 ≤3 000元
对照组 50 24 26 23 27 21 29 40 10 26 24
观察组 50 29 21 26 24 22 28 35 15 23 27
χ 2   1.00 0.36 0.04 1.33 0.36
P   0.32 0.55 0.84 0.25 0.55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基本情况特征比较 单位: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 [ 9 ],无精神类疾病、无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可独立交流,可完成问卷调查,能够操作智能手机的患者。排除标准:后续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未能规律服药,妊娠期妇女及孕妇。
1.3 方法
1.3.1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药物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则按从"虚"论治、从"和"论治、从"瘀"论治、从"心"论治来归类,注重中西药并重。患者大多为脾胃虚弱型,补益脾胃贯穿始终,多使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中药,传统医学常有以脏补脏之说,我院多使用羔羊胃提取物B12颗粒来治疗;胃气以降为顺,对于胃气失降的患者,临床多以健脾和胃、养阴和胃、疏肝和胃来治疗,有黄芪建中汤、柴平汤、益胃汤、香砂养胃丸、舒肝和胃丸,选用益生菌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荆花胃康胶丸;对于因虚致瘀的一类患者,多采用珍珠舌草胶囊来治疗,含丹参、莪术、三七等活血化瘀成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往往和情志相关,好多患者有恐"癌"心理,多使用归脾汤、越鞠丸,中成药选择逍遥丸、疏肝解郁丸等,西药常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加用三联或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10 ]
1.3.2 慢性萎缩性胃炎科普内容
科普素材来源于医患护常见咨询问题,内容涉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基本知识(诊断、病因、医患人群、诱发因素、与浅表性胃炎的区别);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动画解读;中西药合理用药交代;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个人调理(饮食、药膳、锻炼);患者认知(幽门螺杆菌认知及根除方法、与胃癌的关系、转归与预后);内镜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报告解读等。
1.3.3 微信小程序"乐之健康"平台介绍
微信小程序可实现与特定人群的实时交流互动、素材管理等功能 [ 11 ]。"乐之健康"于2016年10月正式上线,目前已有视频动画解读药品说明书、药品信息查询、线上购药及配送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构建慢病用药科普模块,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试点开发软件。流程见 图1 。成立质控小组,由主管药师根据个人喜好及专业知识撰写科普文章,经科室小组负责人和中医科主任医师对内容是否做到通俗易懂,形式是否图文并茂,患者是否容易接受,排版是否符合患者阅读逻辑等进行审核,最后联系第三方公司发布信息及后台维护。每篇科普文章后附有温馨提示,患者如有问题可向药学门诊或中草药房进行咨询。定期向患者推送就诊提醒。每日后台检查科普文章阅读情况,并及时进行电话回访。
"乐之健康"微信小程序科普干预流程图
1.3.4 干预路径
通过"乐之健康"微信小程序,在患者初诊时填写患者信息资料调查表,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照组仅予常规门诊药物指导;干预组实施个体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临床科普干预,入组后,每天晚20:00推送1篇科普文章,共推送30 d。30 d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再进行1次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收集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满意度调查评分。综合评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药学科普干预的效果 [ 12 ]
1.4 评价指标
1.4.1 用药依从性
根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表 [ 13 ]填写;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情况。
1.4.2 不良反应
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胃肠道反应等。
1.4.3 满意度
采用问卷调查计分的形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形式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 χ 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Morisky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100%。Morisky调查问卷表满分为8分,<6分为依从性差,6~7分为依从性中等,8分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中等和依从性好为良性,依从性差为不良。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依从性良性率为72%和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412, P=0.235)。观察组依从性良性率为70%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1.977, P<0.05),表明经科普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改善,见 表2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观察组 50 12 24 20 40 23 46 28 56 15 30 2 4 35 70 48 96
对照组 50 14 28 16 32 22 44 25 50 14 28 9 18 36 72 41 8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小于对照组,尤其是胃肠道反应,其他反应虽有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3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溃疡等) 过敏反应(皮疹、瘙痒等) 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眩晕、失眠等) 血液系统(贫血等) 总不良反应例次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观察组 50 4 14 1 4 1 8 0 2 6
对照组 50 7 30 3 14 2 12 1 6 1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患者科普满意度分析
本次共发放科普满意度问卷100份,回收96份,有效96份,有效率96%。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计4分,基本满意计3分,不满意计2分,非常不满意计1分。问卷从内容、形式、实用性、可信度、专业性、操作体验等方面调查,总分21~24分为非常满意,14~20分为基本满意,<14分为不满意。观察组总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5.790, P<0.05),见 表4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对照组 48 23 48 12 25 13 27 35 73
观察组 48 26 54 20 42 2 4 46 96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情况及影响因素
此次研究进行了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首次用药依从性问卷表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依从性均较低。在观察组中,干预前后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0.001),结果表明经科普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改善。对照组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见常规门诊药物指导对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效果一般。
从科普内容和以上评价指标中,可以发现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药物因素、患者因素、医务人员因素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药结合治疗,有草药、中成药、西药,使用种类较多,治疗方案复杂,患者需要掌握的信息较多,对方案的理解有偏差,比如服药时间、煎服方法、药物较苦、片型较大,均会影响药物依从性。另外不良反应也是影响药物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不得不停止使用 [ 14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为老年人,较年轻人健忘,有时会忘记服药;患者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用药依从性,比如得病后焦虑,老担心会不会癌变,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对药物治疗的期望较高,希望短时间好转或治愈,担心集采药疗效不好;对该病的认知缺乏,都可能导致依从性不佳。
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正确的用药指导,常常由于患者较多而简短交代,以致于患者理解不彻底,影响用药依从性。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科普宣传内容应多角度撰写,旨在提高患者依从性。
3.2 2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共发生13例次药品不良反应,观察组共发生6例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尤其是胃肠道反应较为明显。比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联疗法,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普及患者饭后服用,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服用抗菌药后,有腹泻的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有心理准备,遇此情况便不再惊慌。可见用药科普干预,可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临床用药科普干预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早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往往是限制治疗该病患者持续、规范治疗的重要因素,药师更应加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用药科普干预。
3.3 科普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通过微信小程序科普干预,患者愿意接受此种形式,对于药学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态度是积极的,此种方式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一般需维持数年。因此,药物治疗疗程较长,坚持疗程,规范治疗是治愈的保障。其临床疗效受到用药依从性、药物剂量调整、药物不良反应等多方面影响。本研究中药师对药物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用药科普干预,主动进行用药指导,及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理解用药方案,提高用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疗效,以积极心态坚持完成疗程。
该科普形式对部分年长、无法操作智能手机的患者应用受限;此外,后台能够统计是否阅读科普文章,但阅读的质量如何无法量化;撰写科普文章的能力有待继续提高,望今后继续技术更新,加大服务力度,扩充服务人群。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国卫医发〔2020〕2号[EB/OL].( 2020-02-21)[2022-02-01].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22549.html.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2]
魏玮杨洋.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J]. 中医杂志 201657(1):36-40. DOI: 10.13288/j.11-2166/r.2016.01.010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3]
陆为民徐陆周. 慢性萎缩性胃炎[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5-6.
[4]
茹淑瑛张福文李柏.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志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J]. 光明中医 202338(7):1216-1219.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3.07.002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5]
姜小艳李京伟张竞超. 萎缩性胃炎致病机制研究概况及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26(12):1049-1052. DOI: 10.3969/j.issn.1671-038X.2018.12.18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6]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J]. 中华消化杂志 202040(11):731-741. DOI: 10.3760/cma.j.cn311367-20200915-00554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7]
黄远程文艺李培武. 基于德尔菲法制订慢性萎缩性胃炎慢病管理规范[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38(10):2268-2273. DOI: 10.13359/j.cnki.gzxbtcm.2021.10.038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8]
Catalan VS , Couture JA , LeLorier J . Predictors of persistence of use of the novel antidiabet ic agent acarbose[J]. Arch Intern Med 2001161(8). DOI: 10.1001/archinte.161.8.1106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9]
杜奕奇蔡全才廖专.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J]. 胃肠病学 201823(2):92-97.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0]
冯五金.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中医观[J]. 中华消化杂志 202141(Z1):19-23. DOI: 10.3760/cma.j.cn311367-20210714-00380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1]
陈冠儒梅康康沈超.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40(10):1157-1160. DOI: 10.13286/j.1001-5213.2020.10.19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2]
刘丽丽. 临床药物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2326(7):52-55. DOI: 10.16658/j.cnki.1672-4062.2023.07.052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3]
Morisky DE , Green LW , Levine DM . 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report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J]. Med Care 198624:67-74. DOI: 10.1097/00005650-198601000-00007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14]
刘建平邢建民. 循证的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方法[J]. 中国药物警戒 20107(1):12-15. DOI: 10.3969/j.issn.1672-8629.2010.01.005 .
返回引文位置Google Scholar
百度学术
万方数据
备注信息
A
刘红风
B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2023ZYYC040)
评论 (0条)
注册
登录
时间排序
暂无评论,发表第一条评论抢沙发
MedAI助手(体验版)
文档即答
智问智答
机器翻译
回答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我社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生成内容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
生成快照
文献快照

你好,我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本文,请向我提问您关注的问题。

0/2000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SparkDesk 用户协议》 | 《SparkDesk 隐私政策》

网信算备340104764864601230055号 | 网信算备340104726288401230013号

技术支持:

历史对话
本文全部
还没有聊天记录
设置
模式
纯净模式沉浸模式
字号